[发明专利]内窥镜用清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2446.0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4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12 | 分类号: | A61B1/12;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于与内窥镜内的管路连通的管头、并向内窥镜管路内输送清洗液或消毒液等流体的内窥镜用清洗管。
背景技术
使用完毕的内窥镜每次都需要进行清洗处理、消毒处理、灭菌处理或将这些处理相组合的处理等再处理。
这种再处理处置使用自动进行再处理的装置来进行的情况较多。再处理装置通过在清洗槽内按照预定放置内窥镜,并且经由清洗管将与设于内窥镜内的送气送水管路、抽吸管路、处理器具贯穿管路等各个管路相连通的管头和设于再处理装置的各个流体供给端口之间连通,从而向设于内窥镜内的各个管路内供给流体而进行再处理。
另外,也公知有如下技术:在使设于清洗管的一端的壳体部嵌合于与各个管路相连通的管头并向管路内供给流体时,通过在壳体部与管头之间设置间隙而使流体从间隙漏出,从而也同时对管头的表面进行清洗。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19540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在清洗管的一端具有与管头连接自如的壳体部(外壳主体),在壳体部内具有利用流体的送液压力向管头侧移动的可动部(阀体),若从再处理装置侧向壳体部内供给清洗液、消毒液等流体,则可动部受到液压而向管头方向移动,可动部由于与压缩弹簧之间的平衡而不会紧贴管头的表面,通过在管头与可动部之间的相对面上形成预定间隙而使流体从间隙漏出,从而也能够对管头的表面进行清洗、消毒。
可是,在对设于内窥镜的各个管路内进行清洗、消毒时,异物残留于管路内,若管路内因该异物而狭小化,则无法向管路内供给充分的流体,对内窥镜的清洗消毒产生了障碍。为此,在上述文献中也是,在再处理装置中设置用于测量向各个管路供给的流体的流量的流量传感器,通过监视流体的流通状态来检测管路堵塞。
期望一种在通常情况下在管头与可动部之间形成间隙而能够进行管头周围的清洗、消毒,而且,在产生了管路堵塞的情况下通过维持可动部按压于管头的状态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管路堵塞的内窥镜用清洗管。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清洗管包括:壳体部,其具有用于导入流体的流体导入口和用于导出从所述流体导入口导入的流体的流体导出口;钩部,其为了将所述壳体部连接于管头而朝向所述流体的导出方向自所述壳体部的外表面延伸出来;可动部,其具有用于将所述壳体部内分隔为所述流体导入口侧与所述流体导出口侧的隔壁部和设于所述隔壁部的作为开口的开口部,该可动部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壳体部内的第1位置与位于比所述第1位置靠流体导出口侧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被加压部,其具有配置于与所述流体导入口相面对的位置而承接导入的所述流体的压力的被加压面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壳体部的内壁的第1端部,该被加压部伴随着所述流体压力向所述被加压面施加的量而进行转动;以及连杆部,其连接所述被加压部与所述可动部,在所述被加压部受到预定量以上的流体压力的情况下,伴随着所述被加压部的转动使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再处理装置和内窥镜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再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概略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将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连接于内窥镜的管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的侧剖视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4的仰视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将构成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的可动部与被加压部两者连接的连杆的立体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4的主视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将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连接于内窥镜的管头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产生了管路堵塞的状态的与图8相当的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2实施方式的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的侧剖视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将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连接于管头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产生了管路堵塞的状态的与图11相当的侧剖视图。
图13是第3实施方式的将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连接于内窥镜的管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第3实施方式的、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第3实施方式的、清洗管的内窥镜侧连接部的主剖视图。
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图15的XVI-XVI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2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