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结气球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1747.1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矢部信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S.A.G.气球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3H27/10 | 分类号: | A63H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结 气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合多个薄膜气球并且能够从1个阀门注入气体的连结气球。
背景技术
气球主要有:由聚氯乙烯形成的聚氯乙烯气球、由合成树脂薄膜形成的薄膜气球、由橡胶气球形成的橡胶气球。在这些气球的表面印刷有漫画和动漫等卡通形象,或者印刷有狗或猫等动物或偶像等人物的照片,这些都已经非常普遍。薄膜气球和橡胶气球因为重量比较轻,因此通过向内部填充氦气等,就会成为能在空中漂浮的气球。
作为利用这种气球的器具的1例,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打击音产生器具,即:在向内部吹入气体而使之膨胀的至少2个为1组的袋体的任意一个或双方上,设置有能拆装自如地与对方袋体连接而成为一体的拆装件,作为拆装件之一,借助粘合剂层或双面胶带,将相对着的所述袋体连接起来。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气球,即:其特征在于,使连结部为具有某种程度大小的同心圆的热封合线,在其内侧设置小孔,使气球彼此的内部空间连通,而且将偏离该孔的连结部的同心圆状热封合线的切痕、和到同心圆内的孔的边缘为止的2张气球的壁面的接合痕作为附带单向阀的吹入口,将2张圆形薄膜的整个周围进行熔接而成为圆盘状气球,并将2个同型的圆盘状气球重合,在圆中心或者在同心圆进行粘接或熔接而连结,然后填充空气、氦气等而使之膨胀,由此形成聚乙烯等塑料薄膜气球。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8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2555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般情况下,薄膜气球由薄膜构成,将由聚乙烯等能够热融合的材料构成的热封合层作为薄膜的内侧,将由聚酰胺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等具有气体防护性的材料构成的气体防护层作为薄膜的外侧,将2张或3张左右的薄膜的周缘部进行重合,通过热融合来形成薄膜气球。
专利文献2的气球是将2个气球粘接或熔接,在其内侧设置小孔,并将内部空间连结起来而成的,但是,由上述那样的气体防护性的材料构成的外侧的气体防护层难以被热熔接,使得气球彼此之间进行热熔接变得困难。另外,即使是在进行粘接的情况下,为了不让氦气等气体泄漏来确保气密性而进行的粘接变得比较困难,导致制造生产性变差。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的打击音产生器具虽然是借助粘合剂层或双面胶带而将2个成1组的袋体彼此连接起来而成的,但却不是:让内部连通而从1个部位进行注入的这种构思,只不过是使用了双面胶带而单纯地作为连结用的手段而已。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为使气球的内部连通而将2个气球连结起来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不能让氦气等气体泄漏的那种气密性,因此,对本领域人员来说是难以考虑使用:只能被期待比较粗糙的粘接状态的双面胶带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简单方法将多个气球以这些气球内部相连通的方式连结起来,并从1个注入口同时注入气体的连结气球。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专心研究,其结果,意外地发现了:通过将各个气球上所形成的通气孔的周围借助双面胶带进行接合,具有能够耐得住氦气等注入的气密性,还能够将气球彼此连结起来,以至最终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结气球,其具有:第1气球体,是将内侧由热封合层构成且外侧由气体防护层构成的薄膜进行重合,在周缘的1个部位安装气体注入用的阀门,并对所述阀门的除了内表面之外的周缘进行热熔接而形成的;以及1个或多个第2气球体,是将内侧由热封合层构成且外侧由气体防护层构成的薄膜进行重合,并对周缘进行热熔接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气球体以及所述第2气球体分别形成有使两者连通的通气孔,两者的通气孔的表面侧周缘部通过具有与通气孔匹配相通的连通孔的双面胶带而被接合。
根据本发明,在外侧由不具有热熔接性的气体防护层构成的第1气球体以及第2气球体上,分别形成使两者连通的通气孔,将两者的通气孔的表面侧周缘部通过具有与通气孔匹配相通的孔的双面胶带来进行接合,因此,经由第1气球体的阀门而注入气体时,该气体也会经由所述通气孔而被注入到第2气球体,从而可以得到:多个气球体呈现3维立体形状地粘接在一起的崭新形状的连结气球。
在实施本发明时,优选为,所述双面胶带构成为:在由无纺布构成的基材片的双面形成有合成橡胶系粘合剂层,包括所述基材片以及所述粘合剂层在内的厚度为100~150μ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比较薄且粘合性较高的双面胶带而将第1气球体的通气孔的表面侧周缘部和第2气球体的通气孔的表面侧周缘接合起来,从而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所注入的气体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A.G.气球株式会社,未经S.A.G.气球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1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转子-定子分散器和反应工艺
- 下一篇:高尔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