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超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9724.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雯;唐俊辉;黄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超声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换能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超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超声换能器,是一种实现声电、电声信号转换的设备,普遍用于医疗诊 断及工业探伤等领域。一个超声换能器通常由1个乃至成百上千个单独的阵 元组成。电极引出是将超声换能器内部压电材料阵元的正负电极连接到外部 电缆或接线板的工艺。目前通常使用电路板或极细的导线沿着换能器的长边 沿引出。
阵元电极引出是超声换能器制作的关键工艺,但是传统的电极引出方式 无论是电路板直接引出还是通过极细导线引出,阵元的地和信号极都需要分 别引出,但是通常正负极分别引出,不能通过同一块电路板实现;而且传统 的从长边引出电极的方式,不利于凸阵探头的成型等后续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超声换能 器,将阵元电极从侧边引出,提高了超声探头的制作效率,且不影响超声探 头后续的成型等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声换能器,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背衬层、 压电层、匹配层以及透镜,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极引出板,所述电极引出 板与所述压电层电性连接;
所述电极引出板位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短边的一侧或两侧。
常规的从超声换能器的长边引出的方法,如果在成型(将平的压电层弯 曲成不同弧度)之前,则电路板或电极引出线会干涉后续的成型工艺;如果 在成型之后,则需要将每个阵元一一引出,耗费时间很长。本实用新型的超 声换能器从其短边引出,
较佳地,所述电极引出板的厚度为1/2波长的整数倍,此时电极引出板相 对于声波是透明的,降低了信号反射对原始信号的影响。
较佳地,所述电极引出板与所述压电层的连接方式为粘接,粘接的方式 可以降低压电材料退极化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较佳地,所述匹配层和/或所述压电层包括多个阵元。
较佳地,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地和信号极由同一所述电极引出板引出。
较佳地,所述电极引出板包括多层电路板;进一步地,每一层所述电路 板的厚度为1/2波长的整数倍;所述地和所述信号极由同一层所述电路板或不 同层所述电路板引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超声换能器,电极从超声换能器的短边引 出,不影响换能器的成型等后续工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超声换能器,可以将阵元的信号即地同时 引出,耗费时间短,结构简单。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 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的超声换能器的正视图;
图2为现有的超声换能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的超声换能器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的超声换能器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11-背衬层,12-压电层,13-匹配层,14-透镜,15-电极引出板; 21-背衬层,22-压电层,23-匹配层,24-透镜,25-电极引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 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超声换能器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为其侧视图,其包 括:依次紧密连接的背衬层11、压电层12、匹配层13以及透镜14,其由多个 阵元组成,阵元的地和信号极通过电极引出板15分别引出,电极引出板15与 压电层12电性连接,且电极引出板15从换能器的长边引出,这样不利于换能 器的成型等后续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9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