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用水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8608.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荣;麻超;朱正萍;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盟通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器用 水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型空气净化器,涉及一种采用水洗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用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我国空气污染情况尤为严重,PM2.5严重超标,这些污染物进入到人们的体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对如何净化空气的问题也变得越为越为关注,各种空气净化器也就应运而生。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可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空气净化器,尤其是在装修后的室内以及人员较多的办公室、空调房等。目前家庭中使用的空气净化器都是采用干式多层过滤吸附的方法(如静电吸附、活性炭吸附、HEPA过滤等)对空气进行净化,再配以各种催化、分解方法。这类空气净化器在工作时,污染物会直接堆积在过滤装置的滤网上,长期积累的话会使滤网上的气孔堵塞,影响空气过滤效果,积累在滤网上的粉尘会成为细菌的繁衍体而形成二次污染。而且现有滤网一般都无法清洗,只能进行更换,这样就会使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成本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考虑采用水洗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水洗空气净化器主要就是采用淋水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加湿净化。由于水洗式空气净化器内设有喷水会淋水的装置,已知水洗式空气净化器内腔的布置结构都较为复杂,往往一个淋水装置就会占用大量的空间,淋水装置的水箱又是淋水装置的一个主要部件,现有水洗式空气净化器的水箱体积较大,且围绕在水箱周围的水管、导线的分布也非常的不科学,较为繁乱,这些都会使空气净化器的壳体体积变大,影响空气净化器的外观质量,而且容易使水洗式空气净化器的故障率升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用水箱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用水箱结构,包括水箱主体;所述水箱主体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宽度大于所述下部宽度;所述水箱主体一侧上,其下部相对上部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放置水泵的第一凹陷部;所述水箱的上部上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上方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在所述水箱上部临近所述排水管位置的角部上设有进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箱上部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上方的另一角部上设有通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通孔之间形成第三凹陷部;所述水箱主体的另一侧上,径向向内设有用于布线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上方设有出线槽。
上述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水箱主体的底部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贯通所述水箱主体。
2、上述方案中,所述水箱主体内部设有定位卡槽和定位柱。
3、上述方案中,所述出线槽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上方的两侧,其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和所述出线槽之间设有穿线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将吸水泵和排水泵的水管设置在水箱主体上部的侧壁和角部上,并在另一角部设置通孔用于穿线,并在两角部之间形成第三凹陷部,使得水箱主体的上部空间更大化,在水箱主体上部放置喷水装置,其在水箱主体上部形成的水洗区域更大,从而提升了空气净化器水洗区的空气净化效果。在第一凹陷部放置进水、排水用的水泵,这样进水、排水用的水泵就不会伸出水箱主体的外部,可以再不影响喷水装置的水洗区域的情况,有效缩小空气净化器的外壳尺寸,减小空气净化器占用的空间,使其更适于在室内使用。
2、本实用新型在水箱主体上设置走线槽、出线槽及穿线孔等,能更方便空气净化器内的导线布置,使空气净化器内部的导线布置更加合理简洁,可有效降低空气净化器的故障率,且方便维修,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盟通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盟通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8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