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刀具打磨专用磨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8078.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谌操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谌操黎 |
主分类号: | B24D7/18 | 分类号: | B24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1359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刀具 打磨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刀具打磨专用磨片。
背景技术
刀具磨削设备专业与家用之间存在巨大落差,现有磨刀器具一般采用“磨“与”削“两种方式,磨具为条形油石或砂轮,不易掌控打磨角度,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或难于操控而造成对刀具的损伤,削具则容易钝化失效,因为刀口需要迎向磨削才能变得锋利,一般打磨用的砂轮之所以不能打磨刀具,是由于其加工面是一个单平面结构,当以其中心为轴沿平面方向旋转时,必定在径线方向的平面上同时产生一正一反两个方向的运动,因而达不成上述目的,手工磨刀亦是如此。其次,因为刀具的锋刃部分在纵向上为接近于直线的弧形,横向为构成锐角的两个面,所以在打磨时,既要纵向保持原有的“线”,又要横向基本保持原来的“面”,磨削的角度必须精确控制,这是手工磨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手工磨刀是苦累活,又是技术活,导致磨削效率低,效果差,成为很多家庭的烦恼,而且磨削精度低,产品质量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打磨效率和打磨质量,并且能够保证刀具的磨削精度的家用刀具打磨专用磨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刀具打磨专用磨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下部连接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中部设计为凹形结构,第二本体呈锥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本体截面为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本体作为打磨时的主要工作面设计成锥形结构,将打磨方向改为只有沿一个方向运动的面参与打磨,能够满足刀具磨削前的需要,由于磨片使用时,第二本体中部的运动线速度非常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打磨效率和质量,因此,将第二本体中部设计为凹形结构,使该部分不参与刀具的打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打磨效率和打磨质量的目的,并且能够保证刀具的磨削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A。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B。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家用刀具打磨专用磨片,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第一本体1截面为方形结构,第一本体1下部连接第二本体2,第二本体2中部设计为凹形结构,采用凹形结构设计,能够防止第二本体2中部参与刀具的磨削过程,提高了磨削效率和磨削质量,第二本体2呈锥形结构,采用锥形结构,将打磨方向改为只有沿一个方向运动的面参与打磨,满足了刀具磨削前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第二本体2作为打磨时的主要工作面设计成锥形结构,将打磨方向改为只有沿一个方向运动的面参与打磨,能够满足刀具磨削前的需要,由于磨片使用时,第二本体2中部的运动线速度非常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打磨效率和质量,因此,将第二本体2中部设计为凹形结构,不参与刀具的打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打磨效率和打磨质量的目的,由于刀具在打磨时,其锋刃部分在纵向上为接近于直线的弧形,在横向上为构成锐角的两个面,当使用磨片对刀具打磨时,既要横向基本保持刀具原来的面,又要纵向保持原有的弧线,磨削时的角度必须进行精确控制,采用传统的手工磨刀方式不能控制好精度,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解决,从而保证了刀具的磨削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谌操黎,未经谌操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8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千页轮生产用的导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修磨插齿刀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