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龙门式多组绳锯机升降导轨滚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5564.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梁上勋;张延军;王智慧;曾起;黄华;蔡魏巍;冯跃;罗文来;周志成;郭灿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08 | 分类号: | B28D1/08;B28D7/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 式多组绳 锯机 升降 导轨 滚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轨滚动体,具体涉及一种龙门式多组绳锯机升 降导轨滚动机构。
背景技术
石材的开采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大型坯料开采与高效率的发展阶段。尤 其是大型花岗岩板材的加工需要更高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大型石 板切割成型设备就变得很迫切。
为此,本申请人研制了大型多组绳锯机,包括切割头在内的整个龙门 部分沿着双立柱的四面导轨作升降运动以实现切割动作。由于龙门部分外 悬于立柱前面而使得轴承承受一个额外的压力,加上设备工作时会有较大 的振动,行业内普遍使用外圈更厚的能够承受较大振动的滚针滚轮轴承。 目前面市的同类设备在把轴承安装到基座上时均采用一个大轴承配上四 颗定位螺栓的方式。此方式缺点在于安装过于繁琐,具体表现为:1、由 于定位的四颗螺栓都不位于轴承正上方,安装调整困难又费时,最终仍然 无法避免轴承承重姿态偏摆;2、由于使用大轴承,安装空间浪费大;3、 由于安装繁琐,几乎不在同一个滚动位上同时使用多个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承载 力高、安装便捷、结构紧凑的龙门式多组绳锯机升降导轨滚动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龙门式多组绳锯机升降导轨滚动机构,主要由移动基体、滚动体、 导轨组成,所述移动基体通过滚动体在导轨面上滚动,所述滚动体包括至 少两个固定支承块和一个活动支承块,活动支承块安装于两个固定支承块 之间;固定支承块和活动支承块均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凹腔,凹腔内均安装 有滚动轴承;所述移动基体设置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与滚动体上的固定 支承块固定锁紧、与活动支承块可上下震动地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定位螺套、安装于定位螺套内、外的锁 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定位螺套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母锁紧移动基体,另 一端向下贯穿于移动基体,且与固定支承块、活动支承块连接。
为了提高滚动体的承载力,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承块、活动支承块 上表面均开设有定位槽体;固定支承块上的定位槽体与定位螺套下端部相 适配,定位螺套下端卡于定位槽体;活动支承块上的定位槽体内设置有蝶 形弹簧垫,定位螺套下端压于蝶形弹簧垫上,保证中间的滚动轴承也能起 到有效支撑作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承块、活动支承块两侧壁分为上、 下部,所述滚动轴承两端的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上、下部之间,便于安 装固定。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滚动轴承两侧与凹腔之间的保持架,安 装于固定支承块和活动支承块内的滚动轴承通过保持架连接为一体,不会 使滚动轴承偏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龙门式多组绳锯机升降导轨滚动机构运行稳定、结构紧 凑、易于安装,通过在滚动体内左、右安装有两片轴承导向保持架,能保 证多个轴承同向滚动,实现多轴承同向滚动;与此同时,安装在活动支承 块上的蝶形弹簧垫具有一定的缓冲预紧,可使连接于一体的多个滚动轴承 均能贴住导轨面滚动,非常适用于空间狭小且存在振动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1、保持架;2、槽体;3、锁紧螺栓;4、固定支承块; 5、定位螺套;6、滚动轴承;7、活动支承块;8、蝶形弹簧垫;9、移动 基体;10、导轨;11、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龙门式多组绳锯机升降导轨滚动机构,主要由移动基体 9、滚动体、导轨10组成,所述移动基体9通过滚动体在导轨10面上滚 动,如图1所示。
所述移动基体9上设置有定位螺套5、安装于定位螺套5内、外的锁 紧螺栓3和锁紧螺母11,所述定位螺套5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母11锁紧移 动基体9上,另一端向下螺接且贯穿于移动基体9,该移动基体9为龙门 式多组绳锯机升降部分的安装基体,如图1、图2、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5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