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臂丛神经外固定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4682.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军;王树锋;田伟;汪晓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神经 固定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医用臂丛神经外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在医院骨科和手外科的临床治疗中,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较难处理的周围神经损伤,常 导致上肢的严重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患者终身残疾,并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对臂丛神 经损伤患者的治疗一直是骨科和手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通过显微外科手术等多种不 同的术式,进行神经移植或移位来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可恢复部分的肢体功能。臂丛神经损 伤术后的有效固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使用石膏 进行固定,但是石膏固定有以下缺点:1.石膏不透气,并且石膏自重较重,患者舒适度较低; 2.石膏一旦定型,就不能调节松紧度,如果患者存在石膏内的异常疼痛点,就需要拆除石膏。 因此,研制一种臂丛神经外固定支具来取代石膏有效固定臂丛神经,并能保证臂丛神经损伤 患者的断端可以有效,是本技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价值及 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固定臂丛神经,保证臂丛 神经损伤患者的断端可以有效吻合的医用臂丛神经外固定支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臂丛神经外固定支 具,包括上肢固定托、支撑架、头环、尼龙搭扣及及尼龙固定带,其特点是:聚乙烯板热压 成型的上肢固定托为具有弧形通槽的L形托体,槽口向上,L形托体竖向端为弧形槽档臂, 横向端为弧形槽托臂,L形托体横向端中部的一侧垂直固定立杆,立杆纵平面上向有均布的 通孔,并有斜杆支撑,构成三角支撑的支撑架,支撑架顶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头环,头环为不 锈钢板条弯曲成开口的圆环,在开口处的两端分别固定尼龙搭扣;L形托体弧形槽档臂端一 侧安装卷盘尼龙固定带,L形托体横向中部两端一侧分别安装卷盘尼龙固定带,从而构成医 用臂丛神经外固定支具。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患者的前臂肢放在上肢固定托的弧形槽托臂内,上臂屈肘90度弯曲 放在弧形槽档臂内并紧贴胸壁,前臂紧贴腹部,并贴紧立杆支撑架,头环套在患者头部并用 尼龙搭扣紧固,固定头颅不晃动避免头部与颈部的相对运动,可达到有效固定。通过立杆上 的均布通孔可降低或升高连接板在立杆上垂直位置,调整头环的高度位置。将L形托体上弧 形槽档臂端一侧的卷盘尼龙固定带一端从卷盘内抽出绕过手臂对侧的腋下,环绕患者上体及 立杆支撑杆后紧固在卷盘上的卡子上固定,固定整个上肢固定托和头环使二者为一体。将L 形托体横向中部安装的两个卷盘尼龙固定带其中之一,从卷盘内抽出固定带环绕腕关节后绕 过对侧肩部,紧固在卷盘上的卡子上固定,另一个卷盘尼龙固定带一端从卷盘内抽出环绕肘 关节后绕过对侧肩部,紧固在卷盘上的卡子上固定。
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上肢固定托使上臂屈肘90度紧贴 胸壁,前臂紧贴腹部固定,头环固定头颅禁止晃动避免头部与颈部的相对运动,可达到有效 固定的效果:2.采用尼龙固定带固定肢体,可以根据患者的高矮胖瘦的不同,调节尼龙固定 的松紧调整外固定支具的紧固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能够有效固定臂丛神经,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从图1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医用臂丛 神经外固定支具,包括上肢固定托1、支撑架2、头环5、尼龙搭扣4及及尼龙固定带7,聚 乙烯板热压成型的上肢固定托1为具有弧形通槽的L形托体,槽口向上,L形托体竖向端为 弧形槽档臂,横向端为弧形槽托臂,L形托体横向端中部的一侧垂直固定立杆,立杆纵平面 上向有均布的通孔6,并有斜杆支撑,构成三角支撑的支撑架2,支撑架2顶端通过连接板3 固定头环5,头环5为不锈钢板条弯曲成开口的圆环,在开口处的两端分别固定尼龙搭扣4; L形托体弧形槽档臂端一侧安装卷盘尼龙固定带7,L形托体横向中部两端一侧分别安装卷盘 尼龙固定带7,从而构成医用臂丛神经外固定支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4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斜颈矫正器
- 下一篇:一种蔗糖-6-乙酸酯的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