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4456.3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0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代新勇;周华;杨丰铭;朱明;付文飞;代雪骄;许小珍;蔡子恒;贾鹏;郭彬;吴迪;刘昕;山林;饶洪波;张铭;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1 | 分类号: | E21B47/01;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定位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传感器在安装时由于无法自动扶正,需要人去手动扶正,在加载荷过程中传感器时常夹偏,导致传感器损坏、测量不准。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抽油机振动等原因,导致传感器移位,导致悬绳器受力不均而发生弯曲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包括光杆、扶正板、定位器及挡板,所述定位器包括外框本体,该外框本体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用于容设传感器,所述扶正板包括板状主体以及该板状主体下方设置的承压立柱,所述承压立柱能够伸入定位器的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传感器顶端抵接,且所述扶正板与下方的所述定位器对应设有供所述光杆卡入的所述扶正板和所述定位器的U型槽,所述扶正板能够上下移动地设置,卡入U形槽的所述光杆能够被所述挡板卡压。工作时所述传感器被所述定位器底壁及上方的所述承压立柱联合卡固定位,保证传感器始终处于正确位置。
进一步,所述扶正板设有一对所述承压立柱,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承压立柱的下部设有销子,防止扶正板被拉出,所述承压立柱底端抵接所述传感器顶端。
进一步,所述定位器的外框本体横截面呈方形,其顶壁上在所述U形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承压立柱通孔,其底壁内侧在所述U形槽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供所述传感器的底端凸柱容设定位的传感器凹槽,所述扶正板的承压立柱通过所述承压立柱通孔伸入所述安装空间并抵接所述传感器的顶端。
进一步,所述定位器的外框本体的两侧壁设有定位螺丝孔,且与定位螺丝配合,以调整固定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凹槽深度为1mm。
进一步,所述挡板横截面呈T形,包括一卡压部及自所述卡压部一端向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两端与定位器连接固定,所述卡压部卡压所述光杆。
进一步,所述卡压部的自由端的横截面呈与所述光杆外形对应的弧形。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为应用于油田抽油机采油示功图测试设备的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该定位保护装置可扶正并固定传感器,解决生产测试中存在的隐患,避免传感器损坏、测量不准,保证传感器始终在正确位置,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的定位器的俯视图;
图2b是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定位器的沿图2a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a是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扶正板俯视图;
图3b是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扶正板沿图3a中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挡板俯视图;
图4b是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挡板沿图4a中的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光杆、2扶正板、3承压立柱、4销子、5定位器、6定位螺丝、7挡板、8挡板螺丝、9传感器、10U形槽、11承压立柱通孔、12定位螺丝孔、13传感器凹槽、14压板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该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可以应用于油田抽油机采油示功图测试设备。所述传感器定位保护装置包括光杆1、扶正板2、定位器5及挡板7,所述定位器包括外框本体,该外框本体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用于容设传感器9,所述扶正板2包括板状主体以及该板状主体下方设置的承压立柱,所述承压立柱能够伸入定位器5的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传感器9顶端抵接,且所述扶正板2与下方的所述定位器5对应设有供所述光杆1卡入的所述扶正板和所述定位器的U型槽10,所述扶正板2能够上下移动地设置,卡入U形槽的所述光杆1能够被所述挡板7卡压,且工作时所述传感器能够被所述定位器底壁及上方的所述承压立柱联合卡固定位。由于传感器横向、纵向通过定位器、扶正板、挡板及光杆牢牢卡固,使得采油设备通过定位器将负载稳定、安全传递给传感器,传感器检测数据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4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
- 下一篇:储气库注采井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