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局部叠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4339.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7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军;李瑞锋;孙春峰;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筑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张媛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局部 叠合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局部叠合楼板,属于建材的预制楼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叠合楼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是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的代表。
预制叠合楼板具备工厂化加工、施工速度快、综合造价低、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施工不受气候影响等优势。但单纯的预制叠合楼板很难满足正常工程受力及耐久年限等要求,而单纯的普通预制叠合楼板重量又比较重,因此带来预制叠合楼板之间如何才能进行可靠地连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局部叠合楼板,保证了楼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满足结构楼板的整体性传力的技术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预制局部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叠合楼板内预埋钢筋,钢筋的一部分从预制叠合楼板端部侧面伸出裸露在外,在预制叠合楼板四周的边缘设有若干个限位套筒。
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的端部为企口形状。
所述钢筋从预制叠合楼板的企口形状端部的凸台侧面伸出,限位套筒设于预制叠合楼板的企口形状端部的凹槽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叠合楼板具有限位套筒,保证了楼板间的安装定位及楼板的搁置长度;安装现场附加的钢筋同本实用新型从预制叠合楼板中伸出的钢筋连接捆扎后浇注板缝混凝土,使预制叠合楼板与结构钢梁形成整体受力模型,实现结构楼板的整体性传力的技术要求。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图1端部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预制叠合楼板1,凸台11,凹槽12,预留胡子钢筋2,限位套筒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预制叠合楼板1在工厂完成预制,预制叠合楼板1内预埋钢筋,钢筋的一部分从预制叠合楼板1端部侧面伸出裸露在外,裸露在外的钢筋称为预留胡子钢筋2,在预制叠合楼板1四周的边缘设有若干个限位套筒3。
为了有利于预制叠合楼板1之间的紧密连接和现场浇注,本实施例中将预制叠合楼板1的端部设计成企口形状。此时,预留胡子钢筋2从预制叠合楼板1的企口形状端部的凸台11的侧面伸出并裸露在外,限位套筒3设于预制叠合楼板1的企口形状端部的凹槽12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叠合楼板1之间的连接,只需要将起连接作用的钢筋分别插入两块预制叠合楼板1相对的限位套筒3内,配合楼板连接节点实现两块预制叠合楼板1的连接,同时将安装现场附加的钢筋同本实用新型的预留胡子钢筋2连接捆扎后往连接处的凹槽12内浇注混凝土,即可完成预制叠合楼板1之间的连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筑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筑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43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