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离子电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33157.8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秦秉宏;余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龙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1/12 | 分类号: | C25C1/12;C25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4022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元素置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铜离子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金属元素的电解置换是将带有金属离子的溶液放于收集 起来,然后再通过电解槽对溶液进行电解,置换出金属元素。但是在传统 操作中,由于电解槽固定不动,每次完成电解后都需要重新将新的溶液倒 入电解槽中,操作繁琐,导致效率严重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的 铜离子电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离子电解 装置,包括若干电解槽,所述电解槽采用管体,电解槽垂直设于悬架上, 所述电解槽的上端接阳极电解棒,电解槽的底部连接阴极电解棒,且所述 电解槽靠近阴极处通过阀门Ⅰ与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一端与中转槽靠近底 部处连接,另一端穿过电解槽区域,并弯折向上后与中转槽的顶部连接, 所述电解槽靠近阳极处通过阀门Ⅱ与管道弯折后的区域连接,管道在位于 靠近中转槽底部处设有泵机。
优选的,电解槽设有十对,每对电解槽均匀分布在第一管道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解槽的上下两端通过管道与中转槽连接起 来,可以实现含铜溶液不间断的进入电解槽中,使电解槽连续不断工作,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电解置换时,铜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铜单质覆盖到阴 极上,在阴极吸附满铜后直接将电极更换即可,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解槽与管道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电解槽2.阀门Ⅰ3.管道4.中转槽5.阀门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离子电解装置,包括10对电解槽1, 即20个电解槽,通过多个电解槽同时工作可以提高金属铜的产量,提高 效率,电解槽1均采用管体,电解槽1垂直设于悬架上,电解槽1的上端 接阳极电解棒,电解槽1的底部连接阴极电解棒,且所述电解槽1靠近阴 极处通过阀门Ⅰ2与管道3连接,管道3一端与中转槽4靠近底部处连接, 另一端穿过电解槽1区域,并弯折向上后与中转槽4的顶部连接,电解槽 1靠近阳极处通过阀门Ⅱ5与管道3弯折后的区域连接,管道3在位于靠 近中转槽4底部处设有泵机,10对电解槽1分别均匀的分布在管道3的两 侧。
本实用新型将电解槽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管道3与中转槽4连接起 来,可以实现含铜溶液不间断的进入电解槽1中,使电解槽1连续不断工 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电解置换时,首先通过泵机将中转槽4中的溶 液抽取到管道3内,并打开电解槽1阴极上的阀门Ⅰ2,这时一部分溶液 在泵机的压力下进入到电解槽1中,剩余的溶液继续沿管道3回到中转槽 4中,当需要排出电解槽1中的溶液时,直接将电解槽阳极处的阀门Ⅱ5 打开,电解槽1内的溶液在管道3的负压作用下通过管道3回到中转槽4 内,这样可以使溶液中的铜离子能够再次被电解,使溶液得到充分的电解。 铜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铜单质覆盖到阴极上,在阴极吸附满铜后直接将电极 更换即可,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龙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龙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31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