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1122.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鸣;杨泓;胡琳;罗苹;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约束带。
背景技术
患者在躁动、麻醉未醒、昏迷等意识障碍时,容易出现自伤、坠床、自行 拔除各种导管等情况,婴幼儿患者也容易出现上述情况。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目前常采取的措施是用约束带将患者的四肢约束起来。
常用约束带包括衬垫、连接带和扎带。扎带用于捆绑患者四肢。衬垫是柔 性的,垫在扎带与患者四肢之前,避免损伤患者。连接带用于将约束带连接到 病床等固定物件上。
现有约束带长度固定,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例如约束成人的约束带在约 束婴幼儿时长度过长,捆绑婴幼儿四肢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度可变的约束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约束带包括衬垫、连接带和扎带;还 包括主扎带套和副扎带套;衬垫为中空结构;主扎带套和副扎带套连接于衬垫 的同一个表面上,主扎带套和副扎带套均沿衬垫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 上,主扎带套与副扎带套之间有距离,主扎带套和副扎带套均与衬垫之间形成 扎带孔;扎带穿入扎带孔;连接带与衬垫连接且连接处靠近主扎带套,或者连 接带与主扎带套连接。
进一步的是:扎带包括带体和连接于带体两端的魔术贴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约束带长度可变,长度较长时适用于约束成人, 长度较短时适用于约束婴幼儿和儿童。
附图说明
图1是约束带常规状态主视图;
图2是约束带常规状态长度方向剖视图;
图3是约束带常规状态侧视图;
图4是约束带折叠状态主视图;
图5是约束带折叠状态长度方向剖视图;
图6是约束带折叠状态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衬垫1、连接带2、主扎带套3、副扎带套4、扎带5、带体 5-1、魔术贴部件5-2、扎带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约束带包括衬垫1、连接带2和扎带5;还包括主扎带套3和副扎带套4; 衬垫1为中空结构;主扎带套3和副扎带套4连接于衬垫1的同一个表面上, 主扎带套3和副扎带套4均沿衬垫1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主扎带 套3与副扎带套4之间有距离,主扎带套3和副扎带套4均与衬垫1之间形成 扎带孔6;扎带5穿入扎带孔6;连接带2与衬垫1连接且连接处靠近主扎带套 3,或者连接带2与主扎带套3连接。
图1、图2和图3展示了约束带的常规状态。常规状态的约束带长度较长, 适用于约束成人。
图4、图5和图6展示了约束带的折叠状态。衬垫1是中空的,因此衬垫1 可以向内卷。将衬垫1内卷,同时副扎带套4也随衬垫1内卷,即将约束带折 叠。约束带折叠后衬垫1长度变短,再在扎带孔6内穿入短的扎带5,即适用于 约束婴幼儿和儿童。衬垫1内卷后变厚,更有利于保护婴幼儿和儿童幼嫩的皮 肤。
用约束带固定患者手臂操作方式为,将衬垫1包裹手臂,再将扎带5穿入 扎带孔6,然后将扎带5两端连接捆住手臂,最后将连接带2连接到病床等固定 物件上。当然也可以先将扎带5穿入扎带孔6。
扎带5两端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将两端系在一起,也可以在扎带5两端设置 常用的连接结构,便于连接。例如可在扎带5两端设置魔术贴部件5-2,通过魔 术贴部件5-2将扎带5两端粘在一起,操作很简便。衬垫1两端可以如图2图3 所示,是由开口的;也可以将将开口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1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光刻术中的物体定位
- 下一篇:利用面部检测来控制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