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5513.1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舟浩;王兰芳;张婷婷;丁锋;赵强国;陈为;王亚飞;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王淑勤 |
地址: | 21314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蓝光 阻隔 紫外线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特别适合粘贴在有蓝光辐射的各种3C电子产品显示屏幕、光学屏幕等表面,同时也适合粘贴在建筑物的玻璃表面或者汽车的玻璃表面。
背景技术
蓝光是波长为380~500nm的高能量可见光,其中380~440nm的短波蓝光可刺激视网膜使其激发自由基离子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再引起光敏细胞的死亡,最终引发视觉模糊,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蓝光射入眼底经过聚焦后,焦点没有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与晶状体之间,这就增大了光线在眼内聚焦的色差距离。蓝光的射入会加剧色差和视觉模糊度,到时眼部肌肉过度紧张,眼部供血过度紧张,眼部血液供应加强,从而加重疲劳;蓝光也会加重视网膜黄斑区疾病,在长时间的曝光后,视网膜的毒性将随着波长的缩短而增加,从而加重黄斑区疾病。
现有的各种3C产品,如各类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电视机、电子辞典、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液晶显示屏会产生高能量的蓝光;同样,建筑物或者汽车都有大量的玻璃结构用于光线的透过,而现在市场上的玻璃或是玻璃窗膜均没有良好的防蓝光效果,太阳光和汽车大灯的光源中均存在着大量的高能短波蓝光,故在上述条件下,长时间的受到蓝光辐射会伤害人的眼睛导致眼部视力损伤且难以恢复。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防蓝光效果好的保护膜,既可以有效保护人眼健康不被蓝光伤害,同时具有阻隔紫外线、保护各种3C产品显示屏幕表面不被划伤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阻隔蓝光又能阻隔紫外线,又兼具防划伤效果的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其创新点在于,它是由耐磨层、第一个聚酯膜、防蓝光透明胶层、第二个聚酯膜、紫外阻隔压敏胶层和离型膜构成且各层复合为一体;所述耐磨层紫外光固化结合在第一个聚酯膜的一个表面上,防蓝光透明胶层热固化结合在第一个聚酯膜的另一个表面上,第二个聚酯膜的一个表面复合在防蓝光透明胶层的外表面,紫外阻隔压敏胶层热固化结合在第二个聚酯膜的另一个表面上,离型膜复合在紫外阻隔压敏胶层的外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的厚度为69~293μm,其中,耐磨层的厚度为1~3μm;第一个聚酯膜的厚度为19~100μm;防蓝光透明胶层的厚度为5~15μm;第二个聚酯膜的厚度为19~100μm;紫外阻隔压敏胶层的厚度为6~25μm;离型膜的厚度为19~50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个聚酯膜和第二个聚酯膜均是透明聚酯膜,或者均是紫外阻隔聚酯膜;或者所述第一个聚酯膜是透明聚酯膜,第二个聚酯膜是紫外阻隔聚酯膜,或者第一个聚酯膜是紫外阻隔聚酯膜,第二个聚酯膜是透明聚酯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具有复合结构,它是由耐磨层、第一个聚酯膜、防蓝光透明胶层、第二个聚酯膜、紫外阻隔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构成且各层复合为一体,各层具有相互协同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中的防蓝光透明胶层中含有适当数量的复配光稳定剂,该复配光稳定剂所选用的光稳定剂二者复配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对于波长在380~475nm之间的蓝光均能吸收,而对波长380~440nm的短波高能量有害蓝光吸收更强;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其蓝光(380~440nm)阻隔率可达到80%以上,同时还具有表面抗划伤、阻隔紫外线率等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的各层之间结合牢固,使用十分方便,使用时,将最外层的离型膜剥离后,粘贴在各种3C产品显示屏幕表面、建筑物玻璃表面或是汽车玻璃表面,即可以有效保护人眼健康不被蓝光伤害,同时具有阻隔紫外线、保护产品及玻璃表面不被划伤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不受此限制。
实施例所用原料,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市售工业品,通过商业渠道可以购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5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系统及其程序更新方法
- 下一篇: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