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0383.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占峰;徐杨;刘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北衡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G01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自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衡俗称“汽车地磅”,是一种在地面上对机动车辆进行检重的大型计量设备。它经历了机械式汽车衡和电子汽车衡两个发展阶段。目前机械式汽车衡已被维护方便且计量准确的电子汽车衡所取代。电子汽车衡仍在不断向前发展,其仪表向小巧、功能齐全、控制方便、操作容易发展,其传感器从模拟信号传感器向数字传感器发展,称重秤台从全钢结构秤台向钢架水泥结构、钢筋水泥结构、不锈钢砼水泥结构发展。汽车衡具有称重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为了运输方便,厂家将汽车衡分割成多组主体,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在相邻两个主体支架安装有连接机构,这些连接机构有挂钩、螺栓等形式,这些连接存在定位精度差、容易移位等缺点,而且连接的稳定性、安全性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其特征是,由左主体(1)、左平台(2)、左侧板(3)、斜导柱(4)、右主体(5)、右平台(6)、右侧板(7)、螺栓(8)、螺母(9)和斜导套(10)组成;所述的左主体(1)上方设有左平台(2),所述的左主体(1)右侧设有左侧板(3),所述的左侧板(3)上设有斜导柱(4),所述的左侧板(3)下方设有螺纹孔(12),所述右主体(5)上方设有右平台(6),所述的右主体(5)左侧设有右侧板(7),所述的右侧板(7)上设有导柱通道(11)和螺纹孔(12)。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斜导柱(4)有4个,斜导套(10)有4个。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左侧板(3)和左侧板(3)上的螺纹孔(12)各有2个。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左侧板(3)与右侧板(7)的距离为0至20cm之间的任意数。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左侧板(3)与斜导柱(4)的角度为20度至60度之间的任意数。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在安装的时候,将右主体(5)上的斜导套(10)对准斜导柱(4),让其自动向左主体(1)处滑行,当左平台(2)与右平台(6)相连时,则斜导套(10)与斜导柱(4)卡死,然后再将螺栓(8)从左侧板(3)穿入至右侧板(7),用螺母(9)进行固定,由于斜导套是倾斜向上的,不管右平台(6)上汽车有多重,该处的铆合机构都不会脱落,并且汽车重量越重,该处的铆合机构越牢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定位精度高;
2、不容易错位,汽车重量越重,该处的铆合机构越牢靠;
3、稳定性、安全性高;
3、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铆合机构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侧板(3)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右侧板(7)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其特征是,由左主体(1)、左平台(2)、左侧板(3)、斜导柱(4)、右主体(5)、右平台(6)、右侧板(7)、螺栓(8)、螺母(9)和斜导套(10)组成;所述的左主体(1)上方设有左平台(2),所述的左主体(1)右侧设有左侧板(3),所述的左侧板(3)上设有斜导柱(4),所述的左侧板(3)下方设有螺纹孔(12),所述右主体(5)上方设有右平台(6),所述的右主体(5)左侧设有右侧板(7),所述的右侧板(7)上设有导柱通道(11)和螺纹孔(12)。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斜导柱(4)有4个,斜导套(10)有4个。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左侧板(3)和左侧板(3)上的螺纹孔(12)各有2个。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左侧板(3)与右侧板(7)的距离为0至20cm之间的任意数。
所述一种新型的汽车衡自动铆合结构,左侧板(3)与斜导柱(4)的角度为20度至60度之间的任意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北衡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北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0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