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刚石复合片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9351.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礼;刘元礼;宋飞;王世利;赵汝刚;张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阴县天成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54 | 分类号: | E21B10/5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复合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背景技术
铁路隧道、煤矿的巷道通常是通过锚杆进行支护的,因此,高效、快速、性能稳定的锚杆钻头起着重要作用,钻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钻孔的效率及钻孔成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钻孔质量,对锚杆钻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常用的金刚石锚杆钻头,其上面焊接的金刚石复合片与翼座在横截面上呈圆弧形,排粉慢且不彻底,使用过程中容易埋钻、卡钻,钻出的孔质量低,导致使用过程中抗冲击能力低,耐磨性差,遇到坚硬岩层容易出现崩边问题,导致钻头失效,降低钻孔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出渣慢,易卡钻的问题,提供一种钻进速度快、排渣效果好、耐磨性增强的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包括螺纹杆、与螺纹杆连接的钻头体,钻头体中心设有进水孔,钻头体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左翼座和右翼座,左翼座和右翼座分别焊接有弧形的金刚石复合的刀片,所述刀片的工作面前方设有排渣槽,排渣槽的一侧与钻头体连接有弧形部,该弧形部与螺纹杆上的切槽相连通,左翼座和右翼座外形为圆弧,左翼座和右翼座靠近排渣槽的一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切槽,两侧切槽与排渣槽的连接处设有相互平行的过渡部。
优选的,所述切槽与水平轴线的夹角为25°~35°。
优选的,所述切槽之间的距离为24~28mm。
优选的,所述过渡部之间的距离为20~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优化了排渣槽的位置和形状,将位于同一圆弧的翼座改进处切槽用于排渣,钻进速度快、排渣效果好、增强耐磨性、减少阻力、增大扭矩等优势;在同等岩石条件下,改进后钻头寿命为改进前的2-3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翼座,2.钻头体,21.排渣槽,22.弧形部,3.螺纹杆,4.刀片,5.进水孔,6.切槽,7.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螺纹杆3、与螺纹杆3连接的钻头体2,钻头体2中心设有进水孔5,钻头体2上以进水孔5为对称中心设有中心对称的左右翼座1,左翼座和右翼座分别焊接有弧形的金刚石复合的刀片4,刀片4的工作面前方分别设有排渣槽21,排渣槽21的一侧与钻头体2之间连接有弧形部22,该弧形部22与螺纹杆3上的切槽6相连通。螺纹杆3上设有切槽,便于进一步排渣。
左翼座和右翼座的外形为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圆弧形状,位于左翼座和右翼座靠近排渣槽21的一侧设有截面相互平行设置的切槽6,该切槽6的截面沿翼座1侧面垂直向下设置,截面与水平轴线的夹角为25°~35°。两侧切槽6与排渣槽21的连接处设有相截面互平行的过渡部7,该过渡部7与翼座1所在的整圆设有一定的间距。
为了便于实施,切槽之间的距离为24~28mm,过渡部之间的距离为20~25mm。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钻头钻进,切槽与翼座所在的圆周之间设有间隙,使得翼座与钻孔之间设有间隙,通过弧形部与排渣槽,使碎渣更容易排出,在钻孔过程中,接触面积减小,旋转阻力小,相应的钻进速度提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阴县天成矿业有限公司,未经蒙阴县天成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9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