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5754.8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朋;路良山;杨智勇;刘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任诠 |
地址: | 730512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搅拌 焙砂酸浸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属于有色冶金和化工提炼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硫金精矿焙烧得到焙砂,其中的铜、锌、铅等硫化物转变为硫酸盐或氧化物。需要将焙砂加入到浸出槽进行搅拌,最终实现对焙砂的酸性浸出。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实现浸出槽对焙砂的酸性浸出,由于酸浸过程中具有腐蚀性,浸出温度较高(通常为50~95℃),不仅增加了机械搅拌的能耗,且机械搅拌故障率较高,维护周期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包括碳钢槽体、防腐层、不锈钢槽盖和充气搅拌管路系统;碳钢槽体上设置有矿浆进料口、矿浆出料口和矿浆溢流口;所述充气搅拌管路系统包括多根充气搅拌管;充气搅拌管穿过不锈钢槽盖设置在碳钢槽体内;充气搅拌管的入口连接有压缩机。压缩机通过充气搅拌管的入口向充气搅拌管内输送压缩空气。
优选的,所述充气搅拌管竖直设置在碳钢槽体内。
优选的,所述充气搅拌管均匀分布在碳钢槽体内。此处设计的优点是,利于搅拌均匀。
优选的,所述碳钢槽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防腐层。防腐层防止酸性矿浆腐蚀碳钢槽体。
优选的,所述碳钢槽体为柱形槽体,柱形槽体的高径比为1~4;所述充气搅拌管的管径为10~50mm,充气搅拌管的数量为4~12根。
优选的,所述充气搅拌管的入口通过压力罐与压缩机连接。压力罐提高了压缩空气压力的稳定性,提高了搅拌效率和装置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充气搅拌管还连接有空气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充气搅拌管中压缩空气压力为0.10~0.40Mpa,充气搅拌管中压缩空气的流量为10~40m3/h。
优选的,所述充气搅拌管路系统还包括汇总管,充气搅拌管经汇总管汇总连接后与压缩机连接。此处设计的优点是,各充气搅拌管内的压缩空气压力分布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搅拌效果好,避免了酸性液体对装置的腐蚀,维护周期长;
2、本实用新型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适用于充气和搅拌同时进行的反应,通用性高;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电能、成本低、充气均匀、充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的侧视图
其中:1、矿浆出料口;2、碳钢槽体;3、防腐层;4、矿浆溢流口;5、不锈钢槽盖;6、充气搅拌管;7、空气流量计;8、流量调节阀;9、压力罐;10、矿浆进料口;11、汇总管;12、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
一种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包括碳钢槽体2、防腐层3、不锈钢槽盖6和充气搅拌管路系统;碳钢槽体2上设置有矿浆进料口10、矿浆出料口1和矿浆溢流口4;所述充气搅拌管路系统包括五根充气搅拌管6;充气搅拌管6穿过不锈钢槽盖5设置在碳钢槽体2内;充气搅拌管6的入口连接有压缩机12。压缩机12通过充气搅拌管6的入口向充气搅拌管6内输送压缩空气。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其区别在于,所述充气搅拌管6竖直设置在碳钢槽体2内。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其区别在于,所述充气搅拌管6均匀分布在碳钢槽体2内。此处设计的优点是,利于搅拌均匀。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其区别在于,所述碳钢槽体2的内侧壁设置有防腐层3。防腐层3防止酸性矿浆腐蚀碳钢槽体2。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其区别在于,所述碳钢槽体2为柱形槽体,柱形槽体的高径比为1;所述充气搅拌管6的管径为10mm。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所述充气搅拌焙砂酸浸槽,其区别在于,所述充气搅拌管6的入口通过压力罐9与压缩机12连接。压力罐9提高了压缩空气压力的稳定性,提高了搅拌效率和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例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57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气燃烧法回收金属锗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对膜片弹簧进行淬火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