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GIS用柱式绝缘子耐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5182.3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学凤;王振;沙云鹏;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is 用柱式 绝缘子 耐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时对多个柱式绝缘子进行耐压试验的GIS用柱式绝缘子耐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开关设备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其占地面积及体积小、运行可靠、维修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小等优势,深受客户的欢迎。柱式绝缘子主要起支撑导体的作用,在GIS中数量众多,尤其在252kV电压等级的GIS产品中使用广泛。柱式绝缘子的性能直接影响GIS的性能,对柱式绝缘子进行出厂前耐压试验非常必要。
中国专利CN204347192U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对多个盆式绝缘子进行耐压试验的装置,包括能充入SF6气体的罐体,设置于罐体内的小车及放置于小车上的耐压工装,耐压工装包括绝缘盆子固定组件及固定在绝缘盆子固定组件下方的支架。绝缘盆子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将多个绝缘盆子串接连接成柱形的多个模拟筒体,盆式绝缘子插装于模拟筒体中且相邻两盆式绝缘子之间电连接,模拟筒体包括筒体及位于筒体两端的法兰盘,相邻两模拟筒体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并将盆式绝缘子夹在中间以此实现多个盆式绝缘子的成串固连。但是该装置中多个盆式绝缘子之间的连接结构不能适用于导体位于两端的柱式绝缘子的连接,所以用该装置对柱式绝缘子进行耐压试验时一次试验只能对单个柱式绝缘子进行耐压测试,耐压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多个柱式绝缘子同时进行耐压检测的耐压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耐压试验装置一次试验只能检测一个柱式绝缘子耐压性能的问题。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GIS用柱式绝缘子耐压试验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GIS用柱式绝缘子耐压试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供多个柱式绝缘子立放的支撑架及分别用于固设于各柱式绝缘子上端导体处的屏蔽罩,所述各屏蔽罩电连接在一起。
所述罐体的轴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屏蔽罩排列构成至少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屏蔽罩组,每个屏蔽罩组均包括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屏蔽罩,相邻两屏蔽罩间设置有实现两者电连接的导电连接结构。
所述导电连接结构布置于同一高度。
所述屏蔽罩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导电连接结构包括穿装在相邻两屏蔽罩之间的导电杆,导电杆的两端设有螺杆段,所述螺杆段处于相应屏蔽罩的开口内且螺杆段上旋装有用以防止导电杆脱离屏蔽罩的螺母。
所述支撑架为可沿所述罐体内的轨道在前后方向导向移动的小车,相应地在罐体后端固设有高压试验设备的输出端,在最后端屏蔽罩的相应位置处固设有与高压试验设备的输出端相插接的导电棒。
所述小车的宽度与罐体的相应高度处的宽度相匹配以使得小车的两侧边与罐体的内壁导向移动配合以防止小车跑偏。
现有技术中的耐压试验装置只能对单个柱式绝缘子进行耐压性能检测,因此对柱式绝缘子进行耐压性能检测的效率极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GIS用柱式绝缘子耐压试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还设有供多个柱式绝缘子立设的支撑架及固设于相应的柱式绝缘子上端导体处的屏蔽罩,各屏蔽罩之间电连接在一起,因而构成了对罐体内的所有柱式绝缘子进行耐压试验的试验电路,因而可同时对多个柱式绝缘子进行耐压性能检测,大大提高了对柱式绝缘子进行耐压试验性能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GIS用柱式绝缘子耐压试验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GIS用柱式绝缘子耐压试验装置的实施例:
一种GIS用柱式绝缘子耐压试验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罐体1,罐体1为前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的结构且其圆柱形的内腔用于容纳绝缘气体,罐体1的开口端可拆卸地设有可封堵罐体1的开口以密封罐体1的内腔的盖板8。罐体1上固设有充气装置3,充气装置与罐体1的内腔相连通以向罐体1内充入绝缘气体或是抽出罐体1内的绝缘气体,高压试验设备的输出端伸入并固定于罐体1的后端相应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5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