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热管道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8801.6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王百顺;冯建军;刘志斌;郑若齐;王业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15/04 | 分类号: | F16L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管道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领域,具体是一种供热管道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不可缺少的,目前的供热管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吊挂件或者支撑件悬于空中的供热管道,另一种是直埋在地下的供热管道,通常偶数的大管径供热管道是指输热管直径在800毫米以上的管道,通常的大型输热管道为了保暖等采用直埋在地下的方式铺设,并且还会在管道外壁上包裹有多层保温层。
目前的供热管道为了保证其密封效果,常常会在管道之间的连接处采用法兰连接或者焊接,利用法兰连接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容易发生泄露,焊接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在进行管道改造时十分不方便,同时焊接后的部位金属性能降低,不能保证管道的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管道的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热管道的密封结构,包括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所述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均包括内管体和包裹在内管体外部的外管体,所述前连接端的内管体内侧为前连接端工作管,所述后连接端的内管体内侧为后连接端工作管,所述前连接端工作管和后连接端工作管管径相同,在前连接端端口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前连接端螺纹部,在后连接端的端口处设有向外凸起的后连接端螺纹部,所述前连接端螺纹部呈圆柱状,在前连接端螺纹部内壁上设有螺纹槽,所述后连接端螺纹部呈圆柱状,其直径大小与前连接端螺纹部的直径大小相匹配,在后连接端螺纹部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通过螺纹和螺纹槽螺纹连接,在后连接端螺纹部与前连接端螺纹部的接触面上设有加强筋板;所述前连接端的外管体的外管壁上设有前连接端密封圈,所述后连接端的外管体的外管壁上设有后连接端密封圈,所述前连接端密封圈内沿圆周方向设有横截面呈“T”字形的槽体,所述后连接端密封圈上沿圆周方向设有横截面呈长方形的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连接端螺纹部的直径大小在前连接端工作管和内管体的直径大小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筋板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槽体底部安装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将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通过螺纹和螺纹槽通过螺纹连接,拆装方便,并且通过在后连接端螺纹部与前连接端螺纹部的接触面上设有加强筋板、通过设置配合连接的前连接端密封圈和后连接端密封圈,进步一加强管道连接后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连接端,11-前连接端工作管,12-前连接端螺纹部,13-螺纹槽,14-前连接端密封圈,2-后连接端,21-后连接端工作管,22-后连接端螺纹部,23-螺纹,24-后连接端密封圈,25-加强筋板,3-外管体,4-内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8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桡、尺骨骨折外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内科医师听诊药物滴速的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