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有空气过滤和进气消声功能的微小型空气压缩机提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7936.0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立;阮勤江;耿爱农;陈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空气 过滤 消声 功能 微小 空气压缩机 提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缩机提手,具体地说涉及一 种微小型空气压缩机的提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有空气过滤和进气消声 功能的微小型空气压缩机提手。
背景技术
微小型空气压缩机通常是指输入功率在2马力以下、输出排量在每分钟0.3 立方米以下的空气压缩机,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和使用维护方便,因此在 装修装饰、医疗保健、电子封装和食品包装等行业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众所 周知,微小型空气压缩机多为依赖人力搬运的移动式装置,特别是那些输入功 率在1马力以下的微小型空气压缩机,由于其重量较轻而更是采用手提携带的 方式,因此微小型空气压缩机普遍配装有手持式的提手或手持式的手把。当前, 传统微小型空气压缩机的提手多为专用设计,其功能只为单一的提起压缩机及 其附件。毫无疑问,压缩机作为一个装置还需配备各种器件或者附件才能够正 常使用,比如说不可或缺的空气滤清器、进气消声器和起动电容等等。但是, 桎梏于思维定势以及设计惯性所使然,当下微小型空气压缩机对待这些器件和 附件依然采用传统的简单外挂装配,亦即上述构件均为外露的和显式的配装。
显然,传统微小型空气压缩机的上述设计方案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单一功能的提手和外挂式的空气滤清器、进气消声器以及起动电容,由于各 自均需独立配置紧固装置与压缩机的本体或与压缩机的电机或与压缩机的储气 罐相连接,显然这些紧固连接未能做到资源共享,所以必然增多装置的零部件, 并因此增加制造和装配的工序与工作量,故对降低压缩机的生产成本十分不利; 2)单一功能的提手和外挂式的空气滤清器、进气消声器以及起动电容,由于各 自均为外露式配装的元器件,众所周知,微小型空气压缩机的工作环境非常复 杂,移动搬运多、无固定装置、运行振动大、人流物流往来交汇等等,因此在 使用过程中发生上述外挂零部件松脱和损坏不是小概率事件,亦即压缩机的工 作可靠性不高;3)单一功能的提手和外挂式的空气滤清器、进气消声器及起动 电容,毫无疑问会造成压缩机的整体布局较为松散、体积较为硕大以及其外观 较难处置等,一方面增加了装运及包装的次生成本,另一方面造成压缩机整机 外表呆滞和宜人性较差的弊端;4)单一功能的提手和进气消声器,由于其进气 消声只能依赖设在压缩机缸头上的进气消声腔,众所周知,压缩机发出的各种 噪声构成中以进气噪声的贡献值最大,而对进气噪声进行消减的主要手段就是 利用进气腔的足够容积来实现,很显然进气腔的容积越大其对进气噪声的衰减 越大,毫无疑问仅仅依赖压缩机上的进气消声腔来进行降噪其效果必然差强人 意,或者说在宜人性方面友好性不足。综上,传统微小型空气压缩机采用单一 功能提手和外挂式空气滤清器、进气消声器及起动电容的设计方案,必然存在 生产成本高、工作可靠性差以及宜人性欠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微小型空气压缩机在设计方面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 出一种集成有空气过滤和进气消声功能的微小型空气压缩机提手,目的在于: 通过功能集成减少压缩机的生产成本、增加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和提高压缩机 使用的宜人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有空气过滤和进气消声功能的 微小型空气压缩机提手,该提手包括有一个可握持或可抓持的把身,所述提手 具有空心内腔结构,该空心内腔构成压缩机的进气道并成为压缩机的第二进气 消声腔,此第二进气消声腔与设在压缩机上的第一进气消声腔相互连通,另外 在所述空心内腔安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滤芯。
上述提手的空心内腔内还容纳有供压缩机起动用的电容。
上述提手把身的尾端部位设置有防脱手勾把。
上述提手的防脱手勾把与电机紧固连接。
上述电容的引线被提手的壳体所隐蔽。
上述提手的壳体上或/和在滤芯的封盖上开设有进气口。
上述提手把身主体的横断面具有椭圆状或者鸭梨状的轮廓。
上述提手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消声腔相连通的出气孔,在压缩机上设 置有与第一进气消声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其中压缩机的进气管以管状突出的结 构形式插配进提手的出气孔内。
上述提手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消声腔相连通的出气管,在压缩机上设 置有与第一进气消声腔相连通的进气孔,其中提手壳体的出气管以管状突出的 结构形式插配进压缩机的进气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7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补气结构及压缩机
- 下一篇:用于低温真空泵的电加热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