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4121.7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秦中 |
地址: | 721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粉尘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孔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对人体危害很大,一般大于10μm的粉尘,容易被鼻腔、气管粘液所捕获,并逐渐排出体外;小于10μm的粉尘则可深入到气管深部;而小于5μm的粉尘则90%可沉积在气管、肺泡上,引起肺泡的充血反应而导致尘肺病。矿工在打钻时离钻孔很近,很容易吸入大量的粉尘,因此钻孔除尘装置也是矿井粉尘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对钻孔粉尘的治理方法有湿式打眼、喷雾洒水和水幕净化等。湿式打眼是打眼的常用方式,但有些区域采用的钻机没有水或有少量的水时,粉尘很大,打钻时操作人员在钻孔附近,容易吸入大量的粉尘。采用喷雾洒水容易形成积水,影响现场工作。打钻时操作人员要观察钻孔状况,采用水幕净化的方式影响操作人员观察钻孔状况。
也有采用干式捕尘器除钻孔粉尘的装置,干式捕尘器是将钻杆内的粉尘通过导尘胶管导入织物滤袋内,织物滤袋将粉尘拦截,清洁空气排入巷道。干式捕尘器只能捕获部分粉尘,钻杆与钻孔壁之间产生的粉尘无法除去。织物滤袋使用久了粉尘会堵塞滤袋排气孔,需要更换新的滤袋,这种装置的维修更换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钻孔除尘装置,可有效的除去钻孔内粉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孔除尘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气管、设有控制阀门的污水排放管和抽风机,S型除尘管至少包括一个上弯曲部分和一个下弯曲部分,S型除尘管的一端与抽风机连接;进水管上带有喷嘴,喷嘴伸入S型除尘管内且位于S型除尘管上弯曲部分的直管顶部;进气管伸入S型除尘管的另一端,进气管上设有吸气口;污水排放管与S型除尘管的底部连通。
上述进气管可设置多个吸气口,这样可以用一台除尘装置对多个钻孔除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而且不会在巷道内产生积水,也不会影响现场施工。本实用新型可以一个钻孔布设一台,也可以多个钻孔布设一台。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降低打钻时产生粉尘,为减少矿工尘肺病的发生提供了一条治理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除尘装置由带有阀门11和喷嘴的进水管1、S型除尘管2、进气管3带有分支进气管31、32和33,带有阀门51的污水排放管5及抽风机6组成。S型除尘管2有一个上弯曲部分和一个下弯曲部分,其一端连接分支进气管31、32和33,另一端连接抽风机6。进水管1上设有3个喷嘴,它们分别伸进S型除尘管的直管顶部。进气管3出口端伸入S型除尘管的一端,且进气管出口端高于S型除尘管内的工作液面。污水排放管5分别与S型除尘管的底部4和下弯曲部分的底部41连通。
除尘时将分支进气管的吸气口放在钻孔附近,打开进水管阀门11,水流由进水管1进入喷嘴并喷出,喷出的水充满污水排放管5并溢出至S型除尘管2底部4和下弯曲部分41时,打开污水排放管5上的控制阀51,控制排污速度,保持排污管5和S型除尘管2底部始终有水,再开启抽风机6,使带有钻孔粉尘的风流由分支进气管31、32和33进入进气管3,随后进入S型除尘管2,风流中的粉尘在水雾、水流及湿润的环境中被沉降下来,随污水排放管5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文理学院,未经宝鸡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4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排管系统、排管架及管柱锁止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远程液控开口型液压动力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