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箱的侧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3070.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尤其涉及配电箱的侧盖。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用于连接线的连接,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等。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各个设备的连接线都会被排布在配电箱的侧盖上,待连接线排布好后再利用防护盖将连接线盖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所述的防护盖呈“冂”字形,且防护盖的两侧边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防护盖侧边呈垂直连接。防护盖借连接部与配电箱的侧盖通过螺纹进行固定。
但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却存在一定的不便,因为所述的连接部与防护盖侧边呈垂直连接,而防护盖是通过连接部与侧盖进行连接的,因此在实际安装或是后期拆卸维修,在利用工具拧动螺母时,都会由于其二者的连接结构造成妨碍,为操作者的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且连接线砸前期排布时也无法很好的进行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配电箱侧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的侧盖,包括其本体,所述侧盖本体上连接有隔板,侧盖本体由隔板阻隔形成若干布线槽,布线槽上连接有护盖,护盖与布线槽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侧盖上由隔板构成若干的布线槽,且用于起到保护作用的护盖是连接于布线槽的上方的,二者同样采用螺纹连接。由此设置,一来操作人员在实际安装或是后期拆卸维护的过程中,就不会由于其二者的连接造成结构上的阻碍,妨碍操作者利用工具拧动螺母,进行相应操作工作。二来由于所述的隔板构成了布线槽,因此在操作人员实际布线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结构用于固定连接线额相应位置,方便其实际的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很好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要达到的技术效果,且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更方便实际的加工。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与护盖相连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护盖与之相应开设有螺纹孔。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的疏线口。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线口的槽口呈弧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一体成型于侧盖本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箱的侧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侧盖;2、隔板;3、布线槽;4、护盖;5、疏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配电箱的侧盖1,包括其本体,所述侧盖1本体上连接有隔板2,侧盖1本体由隔板2组阁有若干布线槽3,布线槽3上连接有护盖4,护盖4与布线槽3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侧盖1上由隔板2构成若干的布线槽3,且用于起到保护作用的护盖4是连接于布线槽3的上方的,二者同样采用螺纹连接。由此设置,一来操作人员在实际安装或是后期拆卸维护的过程中,就不会由于其二者的连接造成结构上的阻碍,妨碍操作者利用工具拧动螺母,进行相应操作工作。二来由于所述的隔板2构成了布线槽3,因此在操作人员实际布线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结构用于固定连接线额相应位置,方便其实际的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很好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要达到的技术效果,且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更方便实际的加工。
为实现本技术方案中所提出的连接要求,特在所述隔板2与护盖4相连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护盖4与之相应开设有螺纹孔。由此结构使得
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特在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若干的疏线口5,借此结构,在连接线实际的排布过程中,有利于连接线的中途排入或是输出,大大提高其连接线排布的灵活性。
而如果疏线口5只是简单的切割加工,那么所述的疏线口5的槽口是有棱角的,连接线通过该槽口排入或是输出,很有可能会由于其棱角的结构而发生磨损,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特将所述疏线口5的槽口呈弧形结构,其中所述的弧形结构可借助后期加工形成,例如利用工具进行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3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防内部燃弧故障的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配电装置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