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管二次硫化定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1003.0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起;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管 二次 硫化 定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管硫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管二次 硫化定型工装。
背景技术
“硫化”一词有其历史性,因最初的天然橡胶制品用硫磺作交 联剂进行交联而得名,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现在可以用多种非硫 磺交联剂进行交联。因此硫化的更科学的意义应是“交联”或“架 桥”,即线性高分子通过交联作用而形成的网状高分子的工艺过程。 从物性上即是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或硬质橡胶的过程。“硫化” 的含义不仅包含实际交联的过程,还包括产生交联的方法。
橡胶大分子在加热下与交联剂硫磺发生化学反应,交联成为立 体网状结构的过程。经过硫化后的橡胶称硫化胶。硫化是橡胶加工 中的最后一个工序,可以得到定型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橡胶制品。在 橡胶的网状结构中,硫磺交联键的密度,决定着橡胶的硫化程度。 后者在工艺实践中,是以胶料宏观的物理机械性能或橡胶粘度的变 化来判断的。
影响硫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硫磺用量、硫化温度及硫化时间。 一是硫磺用量。其用量越大,硫化速度越快,可以达到的硫化程度 也越高。硫磺在橡胶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过量的硫磺会由胶料表 面析出,俗称“喷硫”。为了减少喷硫现象,要求在尽可能低的温度 下,或者至少在硫磺的熔点以下加硫。根据橡胶制品的使用要求, 硫磺在软质橡胶中的用量一般不超过3%,在半硬质胶中用量一般为 20%左右,在硬质胶中的用量可高达40%以上。
二是,硫化温度。若温度高10℃,硫化时间约缩短一半。由于 橡胶是不良导热体,制品的硫化进程由于其各部位温度的差异而不 同。为了保证比较均匀的硫化程度,厚橡胶制品一般采用逐步升温、 低温长时间硫化。
三是,硫化时间。这是硫化工艺的重要环节。时间过短,硫化 程度不足。时间过长,硫化程度过高。只有适宜的硫化程度,才能 保证最佳的综合性能。
胶管有三种,硫化方法各不相同。一是纯胶管,口径均较小, 可在压出成型后盘在铺滑石粉的圆盘上,送入卧式硫化罐直接蒸汽 硫化,或是压出后连接连续硫化设备硫化,如微波连续硫化或流体 床连续硫化设备硫化。二是夹布耐压胶管,压出的胶管穿进铁管芯, 在胶管成形机上卷胶布层及外包胶后缠紧水布,然后送卧式长硫化 罐直接蒸汽硫化。三是无芯编织层胶管,用包铅硫化法。将成形好 的编织胶管用包铅机包一层铅皮代替缠水布,放入卧式硫化罐内直 接蒸汽硫化,包铅前管内充水或空气以防包铅时压扁,硫化后剥去 铅皮。包铅硫化法可使胶管密着性好,表面光洁。
二次硫化也叫后硫化或二段硫化,是指橡胶制品达到一定硫化 程度,除去热源继续进行加热硫化的工艺。从广义上讲,橡胶制品 硫化到一定程度,即使不加热,它仍可在余热的作用下,或在制品 储存过程中,继续加深硫化程序,或在动态作用下产生继续交联现 象。当然也包括继续加热进行二段硫化的加工工艺;二次硫化目的 是橡胶制品进一步交联,改善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 性能等;二次硫化的方法是烘箱热空气硫化或者采用硫化罐热空气 二次硫化。
按目前生产方法生产的胶管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同时会浪费原 材料,增加成本。在资源有限,节约无限,提倡节约型社会发展的 今天,显然需要控制原材料的浪费,所以需要二次硫化定型加工工 装是不可避免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胶管二次硫化定型工装,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存在定型效果差,浪费资源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胶管二次硫化定型工装,包括:框架车 主体、横梁和抽屉;所述的框架车主体上设置有所述横梁,所述横 梁设置在所述框架车上,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所述抽屉,在所述抽 屉内设置有定型支座,能够将胶管二次硫化进行定型,能够产品成 功率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车主体上设置有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上 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均匀在支撑柱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 装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两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定位孔 相吻合,横梁能够安装到支撑柱上,这样横梁能够稳固的支撑抽屉 在横梁上进行对胶管的二次硫化。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均匀在横梁上设 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抽屉,使其抽屉能够在框架车主体更方便的 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1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