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7771.3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安;陈贮春;潘发旺;陈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环球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3/00;F27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344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烧制 陶瓷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加 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陶瓷制备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加热炉对上釉后的陶瓷进行烧制处 理,在高温下形成陶瓷制品。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炉结构主要包括炉体外壳, 设置在外壳内的高温耐火层内衬,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炉蓖,在炉蓖顶部 上设置支架,支架上开设筛孔,炉蓖与支架、外壳底部的内表面三者之间 围成燃烧室,燃烧室侧壁上设置喷煤嘴,喷煤嘴穿设在炉体侧壁上,用于 将外界的煤气通入燃烧室内,以及在外壳的顶部上开设出气口。
上述的加热炉在对陶瓷进行烧制时,首先将待烧制的陶瓷放置在支架 上,外界的燃气经喷嘴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经筛孔与待 烧制的陶瓷接触,对陶瓷进行高温烧,随着外界燃气不断地在燃烧室内燃 烧,燃气形成的热量就能够对上釉后的陶瓷进行烧制,之后气体经出气口 排出。
但是,上述的加热炉在对上釉后的陶瓷制品烧制时,燃气经喷嘴进入 燃烧室内,由于燃烧室内的氧气含量有限,燃气能够充分燃烧的量相对很 少,要使得炉体内达到陶瓷烧制的高温环境需要通入足够多的燃气,若炉 体本身的尺寸大时,要将炉体内一直处于高温环境所需要的燃气量更多,导 致陶瓷烧制的过程的时间长,烧制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加热炉烧制 陶瓷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烧制陶瓷效率的加热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包括
炉体,沿竖直方向设置,具有空腔,具有进料口和出气口;
支架,设置在所述炉体的空腔内,具有若干个供气体穿过的通孔;
炉蓖,设置在所述炉体侧壁的内表面上,顶部抵靠在所述支架的底部 上,底部抵靠在所述炉体的底部内表面上;与所述支架、炉体底部的内表 面三者之间围成燃烧室;
取放装置,用于将待烧制的陶瓷经所述进料口放置在所述支架上,或 将支架上烧制好的陶瓷经进料口取走;
燃气输送装置,用于将外界的燃气输送至燃烧室内;
氧气输送装置,用于将外界的氧气输送至燃烧室内,使得燃气燃烧充 分;包括
氧气仓,用于储放氧气;以及
第二喷嘴,穿设在所述炉体侧壁上,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氧 气仓,另一端伸入所述燃烧室内,给燃烧室内提供氧气。
上述的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所述燃气输送装置包括
燃气仓,用于储放燃气;以及
第一喷嘴,至少一个,穿设在所述炉体侧壁上,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 接于所述燃气仓,另一端伸入所述燃烧室内。
上述的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管路 内燃气的输送量,和/或第二管路内氧气的输送量,以调整进入燃烧室内的 燃气量与氧气量的配比。
上述的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设置在所 述炉体侧壁的同一竖直面上,且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嘴的出口相对 设置。
上述的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分别设置 在所述炉体侧壁的两个竖直面上,且两个喷嘴的出口相对设置。
上述的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所述取放装置包括
升降机,具有能够沿着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的伸缩轴;
若干个托盘,用于放置待烧制的陶瓷;设置在所述升降机的伸缩轴的 顶部上,在所述升降机的带动下能够使托盘穿过进料口沿炉体的高度方向 上做升降运动;以及
若干个挂钩,设置在所述升降机上,用于将待烧制的陶瓷放置在托盘 上,或者从托盘上将待烧制的陶瓷取走。
上述的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还包括高温耐火层,所述高温耐火 层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侧壁内表面与所述炉蓖之间,且所述支架穿过所述高 温耐火层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
上述的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设在 所述炉体的外壁上。
上述的用于烧制陶瓷的加热系统,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炉体的侧 壁内表面上,以调整所述燃烧室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环球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环球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7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