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蒸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6592.8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阳梦乔;李泽涌;丁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0 | 分类号: | A47J36/2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吴辉辉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蒸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饭煲用来蒸食物配置的器具一般为蒸笼或蒸架,蒸笼只能挂 在内锅上作蒸笼使用,蒸架只能放在内锅底部使用。
蒸架大多通过支脚与内锅底面抵触,由于蒸架与内锅底部之间的容积有限,所以 在使用蒸架时,内锅一般不能同时煮饭或进行其他烹饪。
蒸笼通常挂在内锅边沿上,只适应蒸高度比较小的食物,像碗之类的就放不下去。
因此,如果要满足所有的蒸食物需求,电饭煲必须配置一套蒸架和一套蒸笼,造成 使用和收纳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两用蒸具,既可以作为蒸架用, 也可以作为蒸笼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用蒸具,包括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上设有沿盘体径向延伸的导轨, 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由转轴段、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和挂耳段连接而成, 所述转轴段配合在导轨中能沿导轨滑动并能转动,转轴段滑动至导轨径向靠外一端时,所 述第一支撑段承接盘体,第二支撑段和挂耳段可将盘体挂起,转轴段滑动至导轨径向靠内 一端时,所述第二支撑段与挂耳段连接处抵靠在盘体上可将盘体支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包含了蒸架和蒸笼两种使用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化地,所述导轨设有多条,每两条为一组,所述支架设有多个,每两个为一组,两 个支架的挂耳段通过连接段连接在一起。两两一组的目的在于提供稳定的力学结构。
优化地,所述导轨、支架分别设有三组,沿盘体周向均匀分布。三组支架形成三角 形力学稳定结构。
优先一种易于加工的简单结构,即所述支架的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和挂耳段 连接呈Z形或S形。
优化地,所述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呈90°角连接,所述挂耳段与第二支撑段呈 90°角连接。该角度连接对盘体的支撑更稳定,放入锅中的盘体外径也可以最大化。
优化地,所述盘体外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盘体设有导轨的一侧延伸,所述翻边 上设有凹口,转轴段滑动至导轨径向靠外一端时,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或第一支撑段与第二 支撑段连接处卡入凹口中。凹口设计有利于蒸笼状态的稳定,支架不易产生不必要的滑动。
优化地,所述凹口的侧壁上设有弹性片。弹性片紧靠支架提供额外的保持力。
优化地,所述盘体上设有扣件,所述扣件位于盘体设有导轨的一侧,转轴段滑动至 导轨径向靠内一端时,所述连接段卡入扣件中。扣件有利于蒸架状态的稳定。
优化地,所述扣件为弹性件。弹性件可以提供额外的推力,有利于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作为蒸笼使用也可以作为蒸架使用,在器具上装配三个支架, 支架是可以旋转移动的,把所有支架沿轴旋转打开,挂在内锅边沿上,就可以作为蒸笼使 用,在一边烹饪食物时,一边还可以蒸食物;把所有支架沿轴旋转往下收合,利用支架底部 与蒸具有一定的高度就可以作为支脚,与内锅底部接触,然后放入水,作为蒸架蒸食物使 用,在此种状态下,只能蒸食物,而不能与其它的菜单功能同时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具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蒸笼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蒸具内锅悬挂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蒸具内锅搁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蒸具与内锅安装示意图。
图中,
1、盘体,2、导轨,3、锁止机构,4、支架,5、内锅,11、翻边,12、凹口,21、轨道,31、扣 件,32、弹性片,41、挂耳段,42、弯折段,43、转轴段,44、第一支撑段、45、第二支撑段,46、连 接段,51、内锅的外沿侧壁,52、内锅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6所示的一种两用蒸具,包括一个多孔的盘体1,盘体1的底面设有沿盘体径 向延伸的三组导轨2,导轨2上滑动连接支架4。
盘体1外缘设有翻边11,所述翻边11朝盘体1设有导轨2的一侧延伸,翻边11上设有 凹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6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