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茄果类农残检测用柱后衍生液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5693.3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阚立健;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茄果类农残 检测 用柱后 衍生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试验液体的装置,尤其涉及茄果类农残检测用柱后衍生液的 保护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检测茄果类农产品中的农药农药(如蔬菜中含涕灭威)残留情况时,普遍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内外检测中心大多根据荧光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柱后衍生液、试验 样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衍生作用使样品产生荧光检测信号。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 新颖、快速、准确的分离分析技术。
柱后衍生液配制后,有容易被氧化的特性,使用氧化的柱后衍生液导致荧光信号 响应值下降较快,造成同样浓度的标准品在不同时间进行的峰面积差异也比较大,会使检 测样品的结果失去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为了追求准确性,每隔几个样品需加入一针标液进 行比较和计算平均值,增加不少麻烦;而且一旦被氧化,其氧化速度很快,在室温条件下放 置5~6天,几乎全部失效,如果用其做实验再也不会产生荧光信号。
目前解决的办法是现用现配,用多少配多少。由于柱后衍生液配置过程复杂,所以 带来许多麻烦。特别遇到紧急中毒情况需要马上测定时临时配制是来不及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茄果类农残检测用柱后衍生液的保护装 置,利用该保护装置避免柱后衍生液被氧化,配置一次可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茄果类农残检测用柱后衍 生液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一个盛装液体的容器,容器上设有盖子,盖子上插入两 根细塑料管;其中一根细塑料管为进气管,插入深度高于液面,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阀门和 气压表与惰性气体压力罐接通;另一根细塑料管为输液管,输液管应插入容器底部,输液管 另一端连接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柱后衍生液进液嘴上。
所述惰性气体压力罐内装有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为高纯度的N2或Ar气等;使用过 程中惰性气体的压力为0.1~0.2Pa。
在柱后衍生液的液面上用惰性气体封存,由于惰性气体比重大于一般空气,它阻 止空气中的氧气与柱后衍生液的接触,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柱后衍生液的被氧化过程的发 生。惰性气体极不溶于柱后衍生液,不会对检测结果影响。从而彻底解决了以往的测试分析 过程中柱后衍生液被氧化带来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矛盾;从根本上减小了荧光检测器的信 号衰减速度,从而使所有批次的检测结果趋于一致,标准统一,测定结果更加准确。而且可 以加大每次配置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于不同批次配置的柱后衍生液的效果上的差异 引起的实验测定误差;不必要每次试验都要配制,可大大减轻检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尤 其遇到紧急中毒情况需要马上测定时取之即用,争取了试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容器,2-盖子,3-进气管,4-阀门,5-气压表,6-惰性气体压力罐,7-输 液管,8-高效液相色谱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子,它包括一个盛装的容器1,容器1上设有 盖子2,盖子2上插入两根细塑料管;其中一根细塑料管为进气管3,插入深度应高于液面,进 气管3的另一端通过阀门4和气压表5与惰性气体压力罐6接通;压力罐6中装有惰性气体;另 一根细塑料管为输液管7,输液管7应插入容器1底部,输液管7另一端连接在高效液相色谱 仪8的柱后衍生液进液嘴上。
上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度的N2或Ar气等;使用过程中惰性气体的压力为0.1~ 0.2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琦,未经王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56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