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驱动的高精度电感器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5501.9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94 | 分类号: | H01F41/094;H01F41/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驱动 高精度 电感器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类电感器的加工装置,特别是能够自动加工,同时实现电感量精准控制的装置结构,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共模电感(双绕组)、差模电感(单绕组)及环类变压器(多绕组)的加工。
背景技术
现有环类电感器的加工多依赖人工配合自动绕线机来加工绕制漆包线线圈,但是上述加工工艺在面对0.5mm以上线径的环形电感器加工时就显得无能为力,无法突破该尺寸的限制,另一方面,考虑到磁性材料本身由于加工工艺、材质导致的成品存在偏差,通常在20%左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加工高精度环类电感器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驱动的高精度电感器加工装置,可对电感量进行精准控制,确保产品满足高精度、高一致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驱动的高精度电感器加工装置,包括一对通过接头啮合的半圆环形外壳,外壳上套有铜线线圈,铜线线圈与电感测量设备相连,在外壳的内圆周部位有一凹槽,凹槽内有齿圈,齿圈与齿轮啮合,外壳上还设置有窗口,磁性带材的一端穿过窗口与齿圈相连。
齿轮数量为一对,分布在外壳构成的圆环形内圆周直径的两端。
铜线线圈的中心轴线曲率半径与外壳匹配。
铜线线圈(漆包线)是通过专用设备绕制的,其线径、圈数、绕制内外径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半圆环形外壳具有内周旋转的功能(外壳壳体不动,磁性带材在其内圆周凹槽内绕制),即内圆周凹槽内的齿圈可以旋转,同时预留带材卷入的窗口,两块半圆环形外壳是通过接头阴阳啮合的,不会旋转错位。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齿轮驱动齿圈旋转,由于齿圈与磁性带材连接,从而使得带材随着旋转的齿圈缠绕(类似卷尺),而在铜线线圈参数固定的情况下,电感量由带材的圈数决定,于是通过控制齿轮转数即可控制电感量。
齿轮的转数是通过电感的测量值控制的,这样就能保证的电感量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备自动绕线保证线圈的批次一致性,同时采用通过电感量控制电感器加工的方式进行产品加工,大幅提高产品的批次一致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得所做出来的电感器其电参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使得使用大线径时,不再依赖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及铜线线圈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圆周凹槽的齿圈与齿轮啮合示意图;
图5为铜线线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机械驱动的高精度电感器加工装置,使用专用设备加工好的扇形铜线线圈1,专用内周可旋转外壳2两只,即外壳2内圆周部分有一凹槽5,凹槽5内有齿圈6,齿圈6与一对齿轮7啮合,铜线线圈1组装到外壳2上,磁性带材4通过窗口3绕制到外壳2的可旋转部分上,通常是通过粘胶的工艺固定齿圈6上,再通过齿轮7进行绕制,其中绕制的转数由测试电感的仪器连接到绕好的线圈1上,当电感量达到实际需求的数值,通过程序指令控制齿轮7停止转动,完成电感器的绕制。
由于同批次的电感器使用的铜线线圈1是采用设备加工的,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而电感量是通过程序控制磁性带材4卷绕圈数加工的,其产品的电感量批次一致性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其误差将不由材料决定,而由测量仪器本身非常低的测试误差决定。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加工两个绕组的电感器,还可以加工单绕组或多绕组的环类电感器。同时,只要尺寸允许,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线径特别大的漆包线加工耐电流非常大的电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5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铝电解电容器
- 下一篇:三相并联电抗器压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