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形压接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3073.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朱晓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接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压接连接器,属于移动通信领域,用于天馈跳线或室内覆盖现场安装跳线。
背景技术
对于用于天馈跳线的连接器,原来的产品用的焊接安装方式,安装慢、人员多,成本高、效率低;也有采用压接式连接器,虽然该结构连接器安装速度快,但其接头材料成本较高,不适应大规模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形压接连接器,安装速度快,节省人力、材料成本,同时又不降低产品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形压接连接器,包括螺套、一端旋于螺套内的外壳、固定于外壳内的绝缘子、嵌于绝缘子内的插针,在外壳与螺套之间设有密封圈,在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与插针同心的套筒,在套筒内依次配合有皆为中空的内芯、软态金属电缆夹、后外壳,在绝缘子与内芯之间设有固定于外壳内的后绝缘子,在内芯的一端设有柱体,在柱体的边缘沿周向设有锥面,软态金属电缆夹套于内芯的柱体外表面,在软态金属电缆夹的一端设有薄壁套筒,在薄壁套筒的端部外表面沿周向设有凸棱,在凸棱的边缘沿周向设有锥面,凸棱与软态金属电缆夹之间设有凹槽,在后外壳的内孔的边缘设有与薄壁套筒凸棱的锥面相配合的锥面,外壳的套筒壁与软态金属电缆夹及薄壁套筒、后外壳之间设有环状空腔。这里在软态金属电缆夹一端的薄壁套筒的凸棱上设有锥面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使变形易于向中心收缩。凸棱与软态金属电缆夹之间设有凹槽,是便于受力变形。
薄壁套筒凸棱的锥面位于柱体的锥面及后外壳的锥面之间。
软态金属电缆夹采用金属紫铜。
在后外壳的内孔壁及外圆周表面分别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是针对接头与电缆连接部位,采用一个易变性压接结构。电缆夹用紫铜一类较软态材料,在尾部设计一个锥面,即凸棱锥面,在锥面的前面设计一个壁厚较薄的凹槽。当锥面受到压力的时候,因凹槽壁厚较薄,材料较软,锥面会向中心收缩,利用这样的原理来压紧电缆,提高安装速度。
本实用新型安装速度快,节省人力、材料成本,同时又不降低产品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电缆后外壳压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电缆后外壳压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螺套1、外壳2、套筒2-1、绝缘子3、插针4、密封圈5、内芯6、柱体6-1、柱体锥面6-1-1、软态金属电缆夹7、薄壁套筒7-1、凸棱7-2、凸棱锥面7-3、凹槽7-4、后外壳8、后外壳锥面8-1、后绝缘子9、环状空腔10、电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一种变形压接连接器,包括螺套1、一端旋于螺套1内的外壳2、固定于外壳2内的绝缘子3、嵌于绝缘子3内的插针4,在外壳2与螺套1之间设有密封圈5,在外壳2的另一端设有与插针4同心的套筒2-1,在套筒2-1内依次配合有皆为中空的内芯6、软态金属电缆夹7、后外壳8,在绝缘子3与内芯6之间设有固定于外壳2内的后绝缘子9,在内芯6的一端设有直径小于内芯6直径的柱体6-1,在柱体6-1的边缘沿周向设有柱体锥面6-1-1,软态金属电缆夹7套于内芯6的柱体6-1外表面,在软态金属电缆夹7的一端设有薄壁套筒7-1,在薄壁套筒7-1的端部外表面沿周向设有凸棱7-2,在凸棱7-2的边缘沿周向设有凸棱锥面7-3,凸棱7-2与软态金属电缆夹7之间设有凹槽7-4,在后外壳8的内孔的边缘设有与凸棱锥面7-3相配合的后外壳锥面8-1,外壳2的套筒2-1壁与软态金属电缆夹7及薄壁套筒7-1、后外壳8之间设有环状空腔10。
凸棱锥面7-3位于柱体锥面6-1-1及后外壳锥面8-1之间。
软态金属电缆夹7采用金属紫铜。
在后外壳8的内孔壁及外圆周表面分别设有密封圈5。
把剥好、整形完毕的的电缆11安装于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内,电缆11的口部内壁碰到内芯6的尾部斜面,压接时将后外壳8往接头的前部移动,后外壳锥面8-1压到软态金属电缆夹7尾部的凸棱锥面7-3,使软态金属电缆夹7尾部变形,向轴心变形,软态金属电缆夹7的内孔压到电缆11的口部外壁压紧,后外壳8的头部则填充满整个环状空腔10,安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3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送并加工带热缩管的连接线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光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