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丸料分离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0748.1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5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杜金顿;秦忠诚;陶雄兵;王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11/00 | 分类号: | B24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分离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抛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丸料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铸造业铸钢、铸铁件需要抛丸处理清除表面粘砂氧化皮和锈迹,使构件表面产生一定的粗糙度,便于涂喷,同时抛丸是增加金属内部错位密度,提高金属强度从而改善构件强度和疲劳强度的主要工艺方法。
目前市场上抛丸机的丸料筛都是单一孔径,使用抛丸机时,选择丸料粒径过大,容易损伤构件表面性能,还容易在死角处清理不彻底,选择丸料粒径过小,需要工作的时间就会延长,不够经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丸料分离收集装置,该装置可置于抛丸机分离器处,从而使抛丸机可以同时选用多种粒径的钢丸对铸件进行抛丸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经济适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混合丸料分离收集装置,由丸料导入板,丸料筛,导料板,丸料收集箱,丸料导出管,废料收集槽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丸料导入板与竖直方向呈15度夹角,并且在导入板上装有马达,在导入板内表面均匀布置了安装丸料筛的卡槽;所述丸料筛的筛孔大小不同,由上向下逐层减小,丸料筛长边上设置了护板,防止钢丸散落,丸料筛与导料板呈15度夹角;所述丸料收集箱是多层的,每层形状大小相同,通过卡槽拼接而成,每层收集箱左上方留有供导料板伸入的矩形窗口,右下角有漏斗状的出口连接丸料导出管;在本收集装置底部设有废料收集槽,收集槽底部铺有吸附纸,收集铸件抛丸过程中混入丸料中未被处理的碎屑,废料收集槽左端有安装丸料导入板的卡槽,右端放置丸料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现有抛丸机的工作效率,对铸件进行抛丸处理时可以选择不同直径的钢丸,既能改善铸件死角处的清理效果,又能节约处理时间,环保卫生,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丸料分离收集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丸料导入板示意图。
图3是单层收集箱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丸料导入板,2.卡槽(1),3.丸料筛,4.长护板,5.导料板,6.丸料收集箱,7.导入孔,8.导出孔,9.卡槽(2),10.导出软管,11.短护板,12.卡槽(3),13.震动马达,14.废料收集槽,15.吸附纸16.卡槽(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丸料分离收集装置由丸料导入板1、丸料筛3、导料板5、丸料收集箱6、丸料导出管10、废料收集槽14组成。其中丸料导入板与竖直方向呈15度夹角,便于丸料在重力作用下下滑,丸料导入板1上设有震动马达13,在其震动作用下加快丸料下滑,同时有利于丸料在丸料筛上的筛选,在丸料导入板内表面均匀设置了便于安装丸料筛的卡槽2;丸料筛3呈矩形,短边一端与导料板5相连,导料板与丸料筛呈15度夹角,每层丸料筛的筛孔大小不同,由上向下逐层递减,便于丸料的筛选;导料板5的长边与丸料筛短边相等,丸料筛3的长边与导料板5的短边均安装护板;导料板5一端伸入收集箱6内部,收集箱6是多层的,各层的左上角预留矩形导入孔7,便于导料板5导入丸料,各层的右下角设有漏斗形导出孔8,导出孔与橡胶丸料导出管10相连接,丸料收集箱6的各层都是相同的,各层之间通过卡槽12相连接,在本丸料收集装置的最低端设有废料收集槽14,废料收集槽14里铺有吸附纸15,用来收集铸件抛丸产生的部分碎屑,废料收集槽14的左边设有嵌入丸料导入板的卡槽1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操作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丸料导入板1卡在废料收集槽14上,然后将需要的丸料筛3依次通过卡槽2装在丸料导入板上,按照筛孔大小由上到下依次递减的顺序安装,在丸料筛3两侧的长边上分别安上护板4,接着在丸料筛3的短边上安装导料板5,最后在导料板5的短边方向装上护板11,将安装好的丸料收集箱6放在废料收集槽14的另一端,收集箱层数与丸料筛个数相同,安装时,将导料板5伸入丸料收集槽的导入孔7中,在收集箱导出孔8处连上丸料导出管10。
工作时,打开马达,丸料由垂直提升机运到导料板5上方,在重力及马达震动下经过筛孔大小不同的丸料筛筛选,由导料板5导入不同的丸料收集箱内,经丸料导出管导入相应的抛丸器内对铸件抛丸处理,混入丸料内未被处理的铸件抛丸碎屑在经过最底层丸料筛筛选后,被收集在废料收集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0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单切晶片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