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0599.9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晓东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陈***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培养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培养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胚胎培养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而胚胎生物技术的核心则是体外培养,现在卵母细胞和胚胎体外培养都需要用到培养皿,目前用来培养胚胎的培养皿用的是通用的平底培养皿。但是由于在体外培养的培养皿中都需要覆盖石蜡油,一般胚胎培养都是微滴培养,而对于微滴培养来说,平底培养皿的容积比较大。这就存在着浪费石蜡油的情况,而如果为了节约石蜡油在一个培养皿中培养多组胚胎时,又会存在着多组培养液滴较近很容易黏粘到一起,不易于操作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市面上也有厂家生产胚胎培养专用的培养皿,胚胎培养专用的培养皿的皿体内设有多个培养槽,使得能够在培养皿中能够培养多组胚胎细胞培养而培养基不会黏粘。但是这还是存在着问题,当培养的胚胎细胞组数少于培养皿内的培养槽个数时,石蜡油还是需要覆盖整个培养皿,这样也就还是存在着浪费石蜡油的问题。当培养的胚胎细胞躲雨培养皿内培养槽的数量时,则需要用多个培养皿,这样多个培养皿放置在操作台上容易混淆,如果要移动培养皿时也很难一次性搬运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培养皿,具有节约石蜡油、不易混淆、一次性可做多组培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培养皿,包括至少两个皿体和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与皿体数量相同的挡板,所述每个挡板上方的支撑轴上皆套有圆套,所述圆套和皿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皿体皆轴连接有皿盖,所述皿体壁顶部不齐平;所述皿体内皆设有至少两组滴液槽圈,每组滴液槽圈皆包括至少一个滴液槽,所述每组滴液槽圈中包括的滴液槽的数量皆不同;属于同一组滴液槽圈中的滴液槽距离皿体中心的距离相同;属于不同组滴液槽圈中的滴液槽距离皿体中心的距离不相同;所述皿体内任意相邻两组滴液槽圈之间接皆设有与皿体一体成型的圆环形挡板,使得每一组滴液槽圈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区域;所述圆环形挡板的高度低于皿体壁的高度。
具体地,所述滴液槽旁皆设有标记。
更具体地,所述滴液槽的直径优选为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当需要培养的胚胎细胞组数少时,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石蜡油;而要培养的胚胎细胞数量多时,也不容易混淆,并且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皿体的俯视图。
图3为皿体、皿盖的剖视图。
其中,附体标记如下所示:1-皿体,2-圆套,3-支撑轴,4-挡板,5-底座,6-皿盖,7-滴液槽,8-圆环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培养皿,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培养皿,包括至少两个皿体1、支撑轴3、与皿体数量相同的圆套2和与皿体数量相同的皿盖。所示皿体外壁上皆设有第一挂钩,所述圆套上设有与第一挂钩契合的第二挂钩,使得皿体和圆套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轴底部设有底座5。所述支撑轴上设有与皿体数量相同的横向设置的、一体成型的、垂直于支撑轴的挡板4,所述挡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每个挡板上的支撑轴皆套有一个圆套,使得圆套可以旋转,带着与圆套连接的皿体相对支撑轴三百六十度旋转。
所述皿体壁顶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皿盖6,使得皿盖与皿体轴连接,皿盖可以相对于皿体360度旋转,所述皿体壁顶部一部分内凹,使得皿体上表面不齐平,这样就使得即使盖上皿盖,皿体内也可与外部的气体进行流通。
所述皿体内皆设有至少两组滴液槽圈,每组滴液槽圈皆包括至少一个滴液槽7,所述每组滴液槽中包括的滴液槽的数量皆不同。属于同一组滴液槽圈中的滴液槽距离皿体中心的距离相同;属于不同组滴液槽圈中的滴液槽距离皿体中心的距离不相同。所述皿体内任意相邻两组滴液槽圈之间接皆设有与皿体一体成型的圆环形挡板8,使得每一组滴液槽圈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区域。所述圆环形挡板的高度低于皿体壁的高度。
所述滴液槽旁皆设有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晓东,未经梁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05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