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9934.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7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鑫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5/06 | 分类号: | B23D15/06;B23D33/00;B23Q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71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冲剪机。
背景技术
剪板机是用一个刀片相对另一刀片作往复直线运动剪切板材的机器,借于运动的上刀片和固定的下刀片,采用合理的刀片间隙,对各种厚度的金属板材施加剪切力,使板材按所需要的尺寸断裂分离。剪板机属于锻压机械中的一种,主要作用就是金属加工行业,产品广泛适用于航空、轻工、冶金、化工、建筑、船舶、汽车、电力、电器、装潢等行业提供所需的专用机械和成套设备。
现有的剪板机一般都是采用人工进料的方式,即通过操作者将板材送入剪板机进行加工,在剪切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先将板材前端放在剪板机进料刀口前的平台上,再用手托住板材的后端后手工推动板材将板材送入剪板机进行,目前手工进料的方式较为费力,在进料的过程中不能保证板材在剪切后横向与纵向上的垂直度,尤其是板材面积较大时,推动进料的方式非常吃力,这时通常需要至少两个操作人员在剪切机两侧以拖拽板材的方式进料,拖拽板材的进料方式由于操作人员拖拽力度与速度不一致,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也更容易造成板材在剪切后平整度不一致。
目前,申请号为20151024772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剪板机,包括铰接于工作台的拖料板,将拖料板撑开即可用于支撑板材,板材在其上滑动,解决了人工支撑费力且不能保证板材的平整度的问题,但是,由于拖料板为一个大平面,板材在其上滑动摩擦会较大,不利于其传动,并且其长度有限且是固定长度,板材的大小长度不定,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板材很长时,拖料板长度不够,工作人员仍需人工支撑,同样面临板材在输送时平整度难以保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伸缩加长杆来支撑不同长度的板材,保证板材加工时的平整度的剪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剪板机,包括剪板机本体,所述剪板机本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托杆,所述托杆的轴向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穿设有加长杆。
通过上述设置,加长杆可以在托杆的空腔中自由伸缩,利用加长杆可以将托杆的支撑距离进行延伸,当遇到较长的板材时,可以将加长杆拉出,用于支撑板材,当板材较短时,则可以将加长杆收回,减少占用空间,加长杆可以支撑不同长度的板材,保证板材加工时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杆远离工作台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通过上述设置,板材的重量较重,在将板材抬到加长杆上时比较费力,由于加长杆上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抬动板材时可以先将板材搭到第一导向斜面上,再将板材推入加长杆上,省时省力,减小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上设有滚珠。
通过上述设置,滚珠可以大大减小板材滑动时的摩擦力,使得板材推动更加省力,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杆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设有用以在地面上支撑加长杆的支撑杆。
通过上述设置,支撑杆一端固定于加长杆上,另一端抵住地面,可以增强加长杆的强度,在沉重的板材压在加长杆上时,保证加长杆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靠近剪板机本体侧面的托杆上设有限位板。
通过上述设置,向工作台推入板材时可以将其中一边抵触于限位板上,使两者平齐,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这样可以保证板材剪切时横向和竖向的垂直度。
进一步的,托杆靠近加长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导向斜面。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托杆和加长杆之间存在断差,顺着加长杆推入板材时,推到托杆位置容易卡住,在此处的托杆端设置第二导向斜面,可以有效防止板材卡在托杆和加长杆的相接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伸缩加长杆来支撑不同长度的板材,保证板材加工时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长杆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长杆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剪板机本体;2、工作台;3、托杆;4、空腔;5、加长杆;6、第一导向斜面;7、滚珠;8、支撑杆;9、限位板;10、第二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鑫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鑫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9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