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4501.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富;李永能;毕保良;邓君明;张曦;林秋叶;武祥伟;荣华;苏艳华;胡青;王晓雯;吴志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美 对虾 淡化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房。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我国译名统称凡纳对虾,商品名为基围虾,南美白对虾属广盐性、热带性虾种,具有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出肉率高(65%)、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等优点。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我国于1988年引进,主要在沿海广盐性水域养殖。当前在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业上,由于其种苗是在海水中繁殖,种苗在内地长成池中放养前,一定要在暂养淡化池中先淡化饲养10-15天,其中一个重要步骤是修建暂养淡化池。现在每个虾塘都要搭建简单的淡化池进行淡化养殖,只使用一次,重复拆建,浪费人力物力。
在梅雨时节,南美白对虾在室外养殖,会有大量的雨水、杂物入池,污染池水,影响南美白对虾的健康,而且在室外养殖难以控制养殖温度,不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在淡化过程中,需要人工及时清理饵料残渣和排泄物,需要大量的流水和曝气以缓解水体的局部缺氧,食物残渣和排泄物的大量排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房,为南美白对虾提供良好的淡化环境,满足多个虾塘的淡化虾苗的供应。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房,为南美白对虾提供较好的淡化环境,减少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节约资源,能满足多个虾塘对淡化虾苗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房为两层结构,主要包括屋顶、淡化池、排污管、沉淀池、气浮池、生物滤池、紫外消毒装置、增氧机、微孔增氧板、进水管,淡化池设在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房的上层,淡化池上部为钢架结构的屋顶,屋顶上铺设有塑料薄膜,且屋顶两个坡面的顶部分别架设有自动收卷轴,自动收卷轴上缠绕有遮阳布,淡化池的池底有5%的坡度,淡化池的上部设有进水管,淡化池靠近坡底一侧的池壁下部均匀设有长条排污孔,且与排污管相连通,排污管依次与设置在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房下层的沉淀池、气浮池、生物滤池、紫外消毒装置相连通,紫外消毒装置与进水管相连通,淡化池的池底设有微孔增氧板,微孔增氧板通过气管与增氧机相连。
所述的自动收卷轴与正转反转电机相连。
所述的进水管和排污管上均设有阀门。
所述的淡化池的个数为2个或2个以上,各个淡化池的排污管均与同一个沉淀池相连通,各个淡化池的进水管均与同一个紫外消毒装置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塑料薄膜屋顶和自动收卷的遮阳布,实现了对养殖房内温度的调控;克服了每个虾塘搭建淡化池进行淡化,只能使用一次,重复建设大、浪费严重的缺点,提供了多个淡化池,能满足多个虾塘对淡化虾苗的需求;对污水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保证水质,节约资源,为南美白对虾提供较好的淡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淡化池靠近坡底一侧的池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屋顶、2-塑料薄膜、3-自动收卷轴、4-遮阳布、5-淡化池、6-排污管、7-沉淀池、8-气浮池、9-生物滤池、10-紫外消毒装置、11-增氧机、12-微孔增氧板、13-进水管、14-池壁、15-长条排污孔、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房为两层结构,主要包括屋顶1、淡化池5、排污管6、沉淀池7、气浮池8、生物滤池9、紫外消毒装置10、增氧机11、微孔增氧板12、进水管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4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