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充气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079.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尤骏;饶湘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吉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4/04 | 分类号: | E04H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优律师事务所 31284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12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充气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充气水池。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3015757A于2012年12月10日公开了一种自动恒温充气 水池,包括充气侧壁和与充气侧壁连接的池底,所述充气侧壁上设有进气阀 和排气阀,所述排气阀通过导气管与外接风机一端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通 过导气管连接到气体加热器上,所述气体加热器另一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进 气阀连接,所述充气侧壁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外接的 控制装置连接到所述风机上。
中国专利CN103031965A于2013年04月10日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充气水 池,包括充气侧壁和与充气侧壁连接的充气池底,所述充气侧壁及充气池底 上均设有充气嘴,所述充气池底与所述充气侧壁连接处设有容置腔,所述充 气侧壁设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充气侧壁由若干相互连通的气室构成,所述 充气池底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弹面,所述弹面边缘与所述充气池底连接 的部位设有连接件。
包括前述中国专利CN103015757A和CN103031965A在内,市面在售的地 面充气水池,不论多少气室结构,均需要消费者使用外置泵(手拉泵、电动 泵等)为水池充气成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补气时,也需要重新连接外 置泵进行充气,操作麻烦,使用不方便,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面充气水池,其创新点在于,各 气室腔体相互联通,水池池底设有脚踩泵,脚踩泵的出气口直接或通过链接 管连接前述气室腔体,脚踩泵的进气管设在水池池底外侧。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地面充气水池中,脚踩泵由泵体、止 回阀、出气口软管和进气管构成,上料片、下料片和环形料片围成的密闭空 间构成前述泵体,弹簧置于前述密闭空间;止回阀设在泵体底部,并和进气 管相连接;出气口软管设在环形料片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地面充气水池中,水池池壁上高频焊 接有放气塞。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地面充气水池中,进气管的进气端设 有盖子。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地面充气水池中,下料片为水池底料 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脚踩泵与充气水池的有机结合,消费者 只需要通过脚踩的反复动作,就可以为水池充气。即便是在有水池内还有水 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给水池充气,无需跑到水池外面链接外置泵打气,操 作简单使用方便。内置脚踩泵的进气口在池底外侧,水池内部无进出气(水) 口,设计巧妙,不影响水池造型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面充气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面充气水池之脚踩泵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面充气水池之脚踩泵和充气水池池体 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 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 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 和修改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充气水池1为任 意形状水池,且各气室腔体相互打通,形成一个共通的大气室,各气室腔体 相互联通,水池池底设有脚踩泵3,脚踩泵3的出气口直接或通过链接管5连 接前述气室腔体,脚踩泵3的进气管3.5设在水池池底外侧。
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如图2所示,脚踩泵3由泵体、止回阀3.8、出 气口软管3.3和进气管3.5构成,上料片3.1、下料片3.7(即水池池底料片) 和环形料片3.2围成的密闭空间构成前述泵体,弹簧3.4置于前述密闭空间; 止回阀3.8设在泵体底部,并和进气管3.5相连接;出气口软管3.3设在环 形料片3.2上。
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如图1所示,水池池壁上高频焊接有放气塞4, 只需打开气塞即可快速放气。
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如图2-3所示,进气管3.5的进气端设有盖子 3.6,充气完成后起到密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吉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吉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自润滑表面的工艺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学发动机及其加长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