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设备驱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9833.8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3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正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06 | 分类号: | A01M29/06;A01M29/12;A01M2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红桥区洪***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电力设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设备 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经常有鸟群停留或做窝。鸟群遗留的粪便经天长日 久的积累,将对输电线路增加负担,甚至会造成相邻两导线间短路,从而引发严重事故,给 国家财产及行人生命安全严重损害及威胁。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跳闸大多由鸟类的活动造 成,如鸟类在输电塔上筑巢,由于鸟巢本身不绝缘,容易造成线路跳闸停电,其次鸟类在鸟 巢周围排泄的粪便落在绝缘子上也容易造成线路跳闸停电,鸟类的活动对输电线路造成了 很大负面影响,但现目前的防鸟装置并没有普遍使用,其原因主要是现有技术的防鸟装置 有的为充气型的防鸟装置安装耗时,且防鸟效果不突出。目前,城市配电网主要还依赖于 架。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599128U,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驱鸟装置,包括防鸟 刺、预紧螺栓、刺筒、转轴、万向节、支架、螺钉,所述防鸟刺通过预紧螺栓固定在刺筒中,所 述支架上设置有万向节,万向节与转轴连接,转轴上端连接有刺筒,支架通过螺钉与电力设 备固定。但是现有驱鸟装置存在着防护措施单一,防护范围小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设备驱鸟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设备驱鸟装置,以 解决现有驱鸟装置存在着防护措施单一,防护范围小的问题。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设备驱 鸟装置,包括主箱体,防鸟刺,气缸弹出孔,气泵,驱鸟剂放置槽,气缸,排水孔,控制单元和 感应探测器,所述的防鸟刺设置在主箱体顶部;所述的气缸弹出孔位于主箱体左右两侧的 下部;所述的气泵设置在主箱体内部中央;所述的驱鸟剂放置槽设置在气泵上方;所述的气 缸共两个,分别设置在气泵两侧,并与气缸弹出孔对齐;所述的排水孔共四个,分别位于主 箱体底部的四角;所述的感应探测器设置在主箱体外部两侧的上部;所述的控制单元设置 在气缸的前方,并与感应探测器和气缸电性连接。
所述的主箱体具体采用1mm厚不锈钢板制作。
所述的主箱体外部涂有防锈漆层,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主箱体顶部具体采用弧形结构。
所述的主箱体四周及底部设置有散味孔,可以将气味从各个方位散出,增大了防 护范围。
所述的气泵具体采用微型高压气泵。
所述的控制单元具体采用集成单片机总成结构。
所述的感应探测器具体采用红外感应器,可以感应到飞鸟的到来,将信号传递给 控制单元,然后控制气缸弹出,将飞鸟打走,增加了驱鸟的方法,增大了驱鸟的范围。
所述的气缸顶端设置有空气气囊,预防将鸟打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便 携式电力设备驱鸟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 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防鸟刺,气缸和驱鸟剂放置槽的设置,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驱鸟,增 加了驱鸟的方法,增加了驱鸟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和感应探测器的设置,可以在检测到鸟后将鸟走,增大了防 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箱体,11-散味孔,2-防鸟刺,3-气缸弹出孔,4-气泵,5-驱鸟剂放置槽,6-气 缸,7-排水孔,8-控制单元,9-感应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设备驱鸟装置,包括主箱体1,防鸟刺2,气缸 弹出孔3,气泵4,驱鸟剂放置槽5,气缸6,排水孔7,控制单元8和感应探测器9,所述的防鸟刺 2设置在主箱体1顶部;所述的气缸弹出孔3位于主箱体1左右两侧的下部;所述的气泵4设置 在主箱体1内部中央;所述的驱鸟剂放置槽5设置在气泵4上方;所述的气缸6共两个,分别设 置在气泵4两侧,并与气缸弹出孔3对齐;所述的排水孔7共四个,分别位于主箱体1底部的四 角;所述的感应探测器9设置在主箱体1外部两侧的上部;所述的控制单元8设置在气缸6的 前方,并与感应探测器9和气缸6电性连接。
所述的主箱体1具体采用1mm厚不锈钢板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正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正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98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