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大内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5777.0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天;徐金国;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轴承 内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轮毂轴承的大内圈。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轴承是汽车运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轮的运转情况直接决定着汽车能否平稳行驶。现阶段,随着汽车用户对于整车舒适性的要求,对于轮毂轴承产品方面,各项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轮毂产品与制动盘安装法兰面的跳动,若产品端跳过大,会造成车轮运转过程中出现侧摆、剧烈抖动等现象,严重影响整车的舒适性,因而成为目前客户进行制动器总成装配时,重点检测的项目。目前,国内现有的三代轮毂轴承产品,法兰盘端面跳动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保证成品断面跳动:一是加厚法兰盘盘厚,二是增加成品精车法兰盘面。但目前现行工艺方案,一方面产品增重较大,与产品未来发展——轻量化不符,另一方面,增加成品精车工序对于产品成本增加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重量、降低端跳的汽车轮毂轴承大内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大内圈,具有大内圈本体,在大内圈本体的中心开设花键孔,大内圈本体的外圆周上一体形成有法兰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法兰盘上一体形成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缘形状的加强筋板,各加强筋板上均开设有安装螺孔,安装螺孔贯穿法兰盘的盘面;在所述法兰盘的边缘开有多个卸应力缺口,卸应力缺口的数目与加强筋板的数目相等,并且卸应力缺口和加强筋板间隔设置,卸应力缺口与周向上两相邻加强筋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大内圈法兰盘改型成为加强筋板结构,保证了轮毂轴承压装车轮螺栓部位有足够的强度,有效避免了轮毂轴承因法兰盘强度不够出现失效现象,同时,符合产品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在大内圈法兰盘面边缘开数个缺口,能够卸去轮毂轴承由于压螺栓出现的应力变形,不仅减轻了轮毂轴承的重量,而且解决了法兰盘端跳过大的问题。
为了方便加工制作,使降低端跳效果更显著,所述卸应力缺口为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大内圈本体由65锰钢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在满足载荷、强度的要求下,能有效降低法兰盘端跳,并减轻了轴承总成重量,符合产品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汽车轮毂轴承的大内圈具有大内圈本体1,该大内圈本体1由65锰钢制成。在大内圈本体1的中心开设花键孔11,大内圈本体1的外圆周上一体形成有法兰盘12。在法兰盘12上一体形成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缘形状的加强筋板13,加强筋板13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优选为5个,这5个加强筋板13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每个加强筋板13上均开设有安装螺孔14,安装螺孔14贯穿法兰盘12的盘面。在法兰盘12的边缘开有多个卸应力缺口15,卸应力缺口15优选为圆弧形。卸应力缺口15的数目与加强筋板13的数目相等,并且卸应力缺口15和加强筋板13间隔设置,卸应力缺口15与周向上两相邻加强筋板13之间的距离相等。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5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模块
- 下一篇:一种卡车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