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3444.4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斌;王先成;廖培旭;胡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搜油郎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动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城市的餐饮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严重的污染着城市环境卫生,给广大的人民生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酒店、餐厅、食堂等餐饮行业和家庭的餐后剩余物资,主要包括米和面粉类食品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类等含有丰富的生物质能的有机物资。餐厨垃圾是一种受到长期忽视的潜在资源,且数量庞大。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是垃圾处理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通常的处理方式有,直接填埋、焚烧、厌氧消化或简易的机械分离加工等。然而,这些处理方法都需进行回收集中处理,且其处理工艺复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餐厨垃圾不能本地及时化油水分离,且监管成本高,所以,这些方法都不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动油水分离装置,解决餐厨垃圾不能本地及时分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电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沿从左至右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级隔油板、一级隔砾板、层流板、二级隔砾板、油水分离机和二级隔油板;
所述的一级隔油板和二级隔油板的下边缘均与箱体的底面间具有供液体流过的开口,一级隔油板和二级隔油板的其余边缘均与箱体内壁紧密连接;
所述的一级隔砾板和二级隔砾板的上边缘均与箱体的顶面间具有供液体流过的开口,一级隔砾板和二级隔砾板的其余边缘均与箱体内壁紧密连接;
一级隔砾板和二级隔砾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层流板,
一级隔油板和位于一级隔油板左侧的箱体内壁围成的进液腔,箱体上具有连通进液腔的进液口,
所述的二级隔油板和位于二级隔油板右侧的箱体内壁围成出液腔,箱体上具有连通出液腔的出液口,
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包括套装有吸油带的转轮、驱动转轮旋转的电机、用于将吸油带上吸附的油刮下来的刮油片,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刮油片刮下来的油导出箱体的导油槽,刮油片固设于导油槽内。
刮油片倾斜设置,其上端压覆于吸油带上,下端固设于导油槽内。
进入箱体的油水混合液在一级隔油板、一级隔砾板、层流板、二级隔砾板和二级隔油板的引导下依次流动,吸油带在转轮的驱动下转动,吸附有油的吸油带在经过刮油片处时,刮油片将吸油带上的油刮下,刮下的油进入导油槽并导出。
所述的吸油带的下部位于二级隔砾板与二级隔油板之间。
所述的进液腔的下部设置有曝气器。
优选的,所述的曝气器为微孔式曝气器。
所述的转轮为磁力转轮。
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
排污管通过排污支管连通箱体的底部。优选的,排污支管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排污支管分别位于一级隔砾板的左侧、一级隔砾板与二级隔砾板之间、二级隔砾板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通过多迂回分离通道使油水分离效率高,分离的油经吸油带吸附,吸油带具备特有的亲油性质,将箱体内的油质缓缓带出,经刮油片分离,刮油片使油质顺利流入导油槽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箱体,2-一级隔油板,3-一级隔砾板,4-层流板,5-二级隔砾板,6-二级隔油板,7-进液口,8-曝气器,9-出液口,10-吸油带,11-转轮,12-电机,13-刮油片,14-导油槽,15-排污管,16-排污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搜油郎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搜油郎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34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