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屏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1019.1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8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郑乐燕;费旭兵;时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格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70 | 分类号: | H02J50/70;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充电站 屏蔽 结构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结构,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无线充电 时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普及,需要建立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站。而无线 充电技术的出现,让充电站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无线充电的原理 比较简单,在发射端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并发射出去,接收端接受到电磁波之后, 再将其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进行充电了。目前共有三种不同的无线充电实现方式: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波式以及磁场共振式。三种实现方式各有优劣,但仅有电磁感 应式和磁场共振式在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上有实现的可能。
充电实现方式不管是采用电磁感应式还是磁场共振式,都有发射能量和接受能 量的过程。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避免电磁辐射扩散引发安全问题,二是 如何防止充电站外的电动汽车接收电磁能量。
中国专利CN104682526A号所公开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换能装置”专利 (申请号:201510055550.8),包括换能线圈、谐振电容和隔磁片,换能线圈两端 并联谐振电容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达到功率补偿的作用;换能线圈采用多股漆包线 螺旋缠绕而成,可减轻集肤效应,提高电流的利用率;覆盖于线芯外的绝缘层具有 防水、耐高压的作用;隔磁片置于换能线圈与待屏蔽设备之间,可对待屏蔽设备进 行磁场屏蔽;该换能装置用于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进行磁能和电能的转换, 换能装置可以从另一换能装置接收能量,或从蓄能装置获得能量,发射出去。这项 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隔磁片置于换能线圈与待屏蔽设备之间,可对待屏蔽设备进 行磁场屏蔽,但没有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如何避免电磁辐射扩散和如何防止充电站 外的电动汽车接收电磁能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屏蔽结构,解决电动 汽车充电站如何避免电磁辐射扩散和如何防止充电站外的电动汽车接收电磁能量 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屏蔽结构具有金属网 罩、金属网格、金属门框、钢化玻璃层和金属丝带,其中,所述金属网罩由网罩圆 弧面和网罩侧面构成,金属网罩覆盖在充电站顶面和侧面;所述钢化玻璃层覆盖在 金属网罩外侧;所述金属网格固定在充电站地面上;所述金属门框安置在网罩侧面 上;所述金属丝带悬挂在金属门框内,金属丝带的一端固定在金属门框上端,金属 丝带的另一端垂吊到地面与金属网格构成松散连接;金属网罩、金属网格、金属门 框和金属丝带共同构成屏蔽空间。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动汽车从金属门驶入, 在屏蔽空间内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屏蔽结构具有积极的效果:金属网罩、金属 网格、金属门框和金属丝带共同构成屏蔽空间,电动汽车在屏蔽空间内进行无线充 电,能够避免电磁辐射扩散和防止充电站外的电动汽车接收电磁能量;钢化玻璃层 覆盖在金属网罩外侧,具有透光和遮雨功能。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钢化玻璃层1,网罩圆弧面2,网罩侧面3,金属门 框4,金属丝带5,金属网格6,地面7。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屏蔽结构具有金属网罩、金属网 格6、金属门框4、钢化玻璃层1和金属丝带5,其中,所述金属网罩由网罩圆弧 面2和网罩侧面3构成,金属网罩覆盖在充电站顶面和侧面;所述钢化玻璃层1 覆盖在金属网罩外侧;所述金属网格6固定在充电站地面7上;所述金属门框4 安置在网罩侧面3上;所述金属丝带5悬挂在金属门框4内,金属丝带5的一端固 定在金属门框4上端,金属丝带5的另一端垂吊到地面7与金属网格6构成松散连 接;金属网罩、金属网格6、金属门框4和金属丝带5共同构成屏蔽空间。当本实 用新型使用时,电动汽车从金属门驶入,在屏蔽空间内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格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格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1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