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激光牌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4575.6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童诚;谢建军;周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56 | 分类号: | B60Q1/5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激光 牌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夜间或者天色比较 暗时可以和示廓灯一起打开的用于照亮车牌照的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牌照灯,一般采用的是普通LED牌照灯泡作为光源,都 要配合原车的牌照灯壳体一起使用。比如名称为一种防追尾牌照的实用新型专 利(公告号:204567507U,公开日:20150819)。为了解决由于雾霾天气、雨雪 天气及夜晚光照度不足而导致了大量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和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经车灯光线来判断前车距离会产生重大偏差,能见度 低,导致车辆追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追尾牌照。采用的方案:一种防追尾 牌照,包括基板,牌照包括边框灯、牌号、底色灯、固定螺丝,防追尾装置; 防追尾装置设置于车内;基板边缘设有边框灯,基板凹陷部分设有底色灯,所 述基板四角设有固定螺丝,基板背面设有集成芯片,集成芯片与边框灯、牌号、 底色灯经车后灯电源线取电。但是此类牌照存在如下:1、由于体积有限此类牌 照中的灯泡的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散热也不够充分,功率也较少,经常出现闪灯、 死灯、误报警等问题。2、当灰尘或雾霾较严重时,根本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光能力强,且可以 对后车起警示作用的LED激光牌照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 种LED激光牌照灯,包括驱动板、激光头、泡棉和透明材料制成的壳体;驱动 板固定在壳体内;驱动板包括LED灯、驱动电路和安装板;LED灯和驱动电路固 定在安装板的两侧;LED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壳体的正面设有向下倾斜的安装 孔;激光头通过安装孔与壳体固定相连;激光头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泡棉与壳 体的反面固定相连。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LED激光牌照灯的安装外形与原车牌照灯保 持一致,满足了通用性的要求。新增了一个激光头,由于壳体上设置的固定孔 设计为向下倾斜,当激光头在正确安装后将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能见度较 好时点亮,会在汽车的尾部呈现出一条直线;在能见度较差时点亮激光头,能 够在后方车辆前形成一个起警示作用的三角区域,具有警示后车防追尾作用。 泡棉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牌照灯,填充LED激光牌照灯和车体之间的空隙,由于 泡棉具有优良的弹性效果,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泡棉还可以起到有效消除汽 车震动对LED激光牌照灯的影响,实现LED激光牌照灯安全牢固地固定在自己 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LED激光牌照灯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LED激光牌照灯使用效果示意图一。
图3是LED激光牌照灯使用效果示意图二。
其中:1、驱动板,2、壳体,3、激光头、4、泡棉、5、散热器,11、LED 灯,12、驱动电路,13、安装板,21、安装孔,2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LED激光牌照灯,包括驱动板1、透明材料制成的壳体2 和激光头3和泡棉4。所述驱动板1固定在壳体2内;所述驱动板1包括LED灯 11、驱动电路12和安装板13;所述LED灯11和驱动电路12固定在安装板13 的两侧;为了增强照明效果,优选采用3颗大功率LED灯,LED灯分散在安装板 的正面;从左至右均匀分布。为了保证驱动电路的稳定性,本方案中优选地采 用的是高精度恒流驱动电路。所述LED灯11与驱动电路电连接;为了实现良好 的散热效果,在驱动电路的后侧还紧贴有对驱动电路12进行散热的散热器5。 所述散热器为高导热系数的铝块,呈山字型多叶状;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优选 采用PC材料作为壳体的材质。所述壳体2的正面设有向下倾斜的安装孔21;所 述激光头3通过安装孔21与壳体2固定相连;所述激光头采用的是激光二极管。 所述激光头3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泡棉4与壳体2的反面固定相连。为了 方便将LED激光牌照灯与汽车固定相连,壳体2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孔22;泡 棉与壳体上的固定孔22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4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储物汽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本地交换的切换处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