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辐射范围广的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3357.0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柯安华;周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宝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H05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22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范围 埋入 红外 电热 陶瓷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辐射范围广 的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热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埋入式加热器在塑料、化工、轻 工、电子、医药、食品等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传统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均为平板状、其 散热性能较差,而且散热不均匀,进而影响了加热器的散热效率以 及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传统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热器的上述 散热差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范围广的埋入式远红外电 热陶瓷加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辐射范围广的 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热器,外弧形的加热表面,其散热面积较 平板型的散热范围广,以增强其散热性能,从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辐射范围广的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 热器,包括陶瓷体1、表面辐射散热层2、加热丝3和引出线4(即 导线),其中:
上述辐射范围广的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热器的主要结构以 及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和布局如下:
所述陶瓷体1的表面为加热面,所述陶瓷体1的表面为凸起的 弧面,所述陶瓷体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丝3;且所述加热丝3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引出线4电连接;所述表面辐射散热层2覆盖在 所述陶瓷体1的加热面表面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陶瓷体1具体为半球形形 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表面辐射散热层2具体为 釉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热丝3为镍铬合金加热 丝。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热丝3为铁铬铝高电阻 加热丝(上述铁铬铝高电阻加热丝的牌号具体为1Cr13AL4、 0Cr21AL6、0Cr23AL5、0Cr25AL5、0Cr21AL6Nb、0Cr27AL7Mo2 等等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铁铬铝高电阻加热丝具有电阻率高、电阻温度 系数小、使用温度高的特点。在高温下耐腐蚀性好,尤其适合在含 有硫和硫化物气氛中使用,且价格低廉,是工业电炉、家用电器、 远红外装置中理想的发热材料。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热丝3为铜镍合金丝; (其具体牌号为CuNi1~CuNi10);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陶瓷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 于容纳加热丝的空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陶瓷体1的内部的空腔为 一个,且所述加热丝3为1个,所述空腔与所述加热丝一一对应设 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热丝3在不同长度处的 直径均匀相等。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多个空腔均匀间隔排布在所述 陶瓷体的内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空腔的长度与对应的所述 加热丝的长度相适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辐射范围广的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 热器,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辐射范围广的埋入式远红外电 热陶瓷加热器的主要核心结构可知:其主要由陶瓷体1、表面辐射 散热层2、加热丝3和引出线4(即导线)等部分组成,其中:
上述辐射范围广的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热器的主要结构以 及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和布局如下:
所述陶瓷体1的表面为加热面,所述陶瓷体1的表面为凸起的 弧面,所述陶瓷体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丝3;且所述加热丝3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引出线4电连接;所述表面辐射散热层2覆盖在 所述陶瓷体1的加热面表面上。
很显然,陶瓷体1的表面为加热面,其陶瓷体1的表面为凸起 的弧面,设计成上述凸起弧面更有利于其形成弧形的散热面,进而 实现均匀的加热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宝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宝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3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