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自动通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0244.5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8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哲;匡代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2 | 分类号: | F24F7/02;F24F1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自动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自动通风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自动控制启闭的自动通风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厂房、机场候机楼、大型体育运动场馆等高大空间对建筑内部的空气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屋顶通风器被安装和使用。
目前常用的屋顶通风器有两种,一种是手动通风器,一种是电动通风器。
手动通风器是靠人工控制活动阀板的启闭,在需要开启时由人到屋顶上开启阀板,进行通风换气,在冬季或扬尘季节等不需要通风换气时再手动关闭阀板。此类通风器不能根据需要自动启闭,需要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电动通风器是利用电机控制活动阀板的启闭,在需要使用时操作电机开启阀板,不需要时关闭。电动通风器较手动通风器使用方便,但仍需要人工操作,在气候突变或管理不到位时,造成室外冷风或沙尘侵入,降低室内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温度变化自动控制启闭的建筑物自动通风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建筑物自动通风器,在建筑主体桁架上有通风器骨架,顶部安装有采光防雨板,侧面有挡雨板和防雨百叶,两端安装有端头围护板,端头围护板、骨架、采光防雨板、支座、泛水板构成建筑物自动通风器的外部封闭体。通风器内有加强肋、活动阀板、联动转轴。活动阀板固定在联动转轴上,联动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电动机相连。室内装有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相连。
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单片机控制器,电动机驱动器根据单片机控制器的信号来控制电动机的动作,从而带动活动阀板动作。活动阀板控制流程: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器-电动机驱动器-电动机-活动阀板。
活动阀板可设置全开、开启2/3、开启1/3、关闭共四档。根据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信号,单片机控制器实现活动阀板的全开、开启2/3、开启1/3、关闭四个状态的控制。
活动阀板的开启状态可按如下规则设定:
温度t≥T1时,全开;
T2≤t<T1时,开启2/3;
T3≤t<T2时,开启1/3;
t<T3时,关闭。
温度T1、T2、T3可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设定;也可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设定多于四个档位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温度传感器反馈信号控制建筑物自动通风器的活动阀板的启闭,不需要人工操作;建筑物自动通风器的活动阀板可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实现多档调节,包括:全开、开启2/3、开启1/3、关闭;可根据需要将温度传感器、电动机和活动阀板的状态信号输出到BA,实现建筑机电智能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的建筑物自动通风器需要利用人工手动控制活动阀板或由人工操作电动机控制器来控制活动阀板的方式,改为根据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信号自动控制活动阀板的状态,既操作方便又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物自动通风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动阀板结构断面图。
图中:1-端头围护板,2-骨架,3-采光防雨板,4-挡雨板,5-加强肋,6-防雨百叶,7-联动转轴,8-活动阀板,9-电动机,10-传动机构,11-电动机驱动器,12-单片机控制器,13-温度传感器,14-支座,15-泛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建筑物自动通风器,在建筑主体桁架上有通风器骨架2,顶部安装有采光防雨板3,侧面有挡雨板4和防雨百叶6,两端安装有端头围护板1,端头围护板1、骨架2、采光防雨板3、支座14、泛水板15构成建筑物自动通风器的外部封闭体。通风器内有加强肋5、活动阀板8、联动转轴7。活动阀板8固定在联动转轴7上,联动转轴7通过传动机构10与电动机9相连。室内装有温度传感器13与单片机控制器12相连。
温度传感器13安装在室内适当的位置。温度传感器13将信号传输给单片机控制器12,电动机驱动器11根据单片机控制器12的信号来控制电动机9的动作,从而带动活动阀板8动作,实现建筑物自动通风器的自动通风性能。
如图2所示,活动阀板8固定在联动转轴7上,传动机构10控制其动作。建筑物自动通风器的侧下方设有可通风的防雨百叶6,实现气流的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0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心草茶
- 下一篇:使用无绳底座的数据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