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注浆透水预制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4248.2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2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华小满;陈亮;杜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50 | 分类号: | E02D5/5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注浆 透水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管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注浆透 水预制桩。
背景技术
工程中通常采用灌注桩后注浆的方法来提高桩的承载和抗拔力, 但在软土地区灌注桩的成孔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塌孔和桩身挤断,导 致成桩困难或出现局部缺陷。普通的预制管桩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 题,但往往存在承载能力不足或抗拔能力不足的问题。一般注浆预制 桩又很难达到良好的注浆效果,如浆液分布不均,扩散半径不足,注 浆凝固体的强度不够,基底隆起严重,桩位严重偏移等,同时,软土 地区基坑坑底的地下水水位较高,承载能力差,不便于机械化施工, 进一步增加了后注浆预制桩的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后注浆透水预制 桩,以克服现有预制管桩承载能力不足或抗拔能力不足,注浆预制桩 易产生浆液分布不均,扩散半径不足,注浆凝固体的强度不够,基底 隆起严重,桩位严重偏移的缺陷,软土地区基坑坑底的地下水水位较 高,承载能力差,不便于机械化施工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 后注浆透水预制桩,包括桩身主体(1),桩头桩帽(3),桩尾桩帽 (4),桩尖(5)和垫片(8),还包括嵌桩连接盘(2),滤水装置 (6),可回收钢管(7)和注浆封堵盘(9),所述桩身主体(1)包 括桩身(101),局部透水孔(102),桩端局部扩大孔(103)和预制 桩管孔(104),所述桩身(101)上设有透水孔(102),内部设有预 制桩管孔(104),两端设有桩端局部扩大孔(103);所述桩身(101) 上端桩端局部扩大孔(103)连接有桩头桩帽(3)和嵌桩连接盘(2), 所述桩身(101)下端桩端局部扩大孔(103)连接有桩尾桩帽(4), 所述桩尾桩帽(4)连接有桩尖(5),所述嵌桩连接盘(2)通过螺栓 和垫片(8)与注浆封堵盘(9)和桩身(101)连接,所述预制桩管孔 (104)内设有滤水装置(6)或可回收钢管(7)。
进一步的,所述嵌桩连接盘(2)包括嵌体(201),盘体(202) 和螺栓孔(203),所述嵌体(201)连接有盘体(202),所述盘体(202) 上设有螺栓孔(203),所述盘体(202)通过螺栓孔(203)、垫片(8) 及螺栓与注浆封堵盘(9)和桩身(10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装置(6)包括钢筋骨架(601),细滤网(602), 粗滤网(603)和细铁丝网(604),所述钢筋骨架(601)外设有细滤 网(602),所述细滤网(602)外设有粗滤网(603),所述粗滤网(603) 外设有细铁丝网(604)。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钢管(7)包括管体(701)和提升孔(702), 所述管体(701)两端管壁上各均布设有四个提升孔(702)。
进一步的,所述桩身(101)上同一横截面均布设有两个局部透水 孔(102),相邻两横截面上局部透水孔(102)错位交叉角度为90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注浆透水预制桩,通过均布的局部透水 孔实现浆液的均匀注入,提高预制桩的抗压可抗拔承载力,防治桩体 挤断和局部缺陷区的形成,注浆过程同时进行抽水和注浆工作,改善 注浆的水力条件,加速浆液扩散,增大注浆半径,减小基底因注浆而 引起的隆起变形,提高注浆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桩身主体、桩头桩帽和桩尾桩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桩身主体、桩头桩帽和桩尾桩帽的剖视结构示 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嵌桩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桩头桩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桩尾桩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桩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回收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注浆封堵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抽注结合式注浆桩身主体平面布置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降水和注浆结合式注浆桩身主体平面布置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4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心筒逆作地下连续墙
- 下一篇:一种长螺旋成孔桩板桩支护、防渗连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