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尼龙柱销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4138.6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停;王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58 | 分类号: | F16D3/58;F16D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罗攀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尼龙柱销联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尼龙柱销联轴器中的尼龙柱一般都是通过热装的方式进行装配,拆卸时也需要进行热拆卸,在拆卸时需要大量的拆卸工具,费时费力,使得更换联轴器变得非常繁琐,此外,拆卸时轴承间需要移位,在径向上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才能顺利完成拆卸,加大了拆卸难度,使得拆卸效率大大下降。
因此,提供一种在拆卸过程中无需径向位移轴承便可拆除,大大降低拆卸难度、节省维修时间的尼龙柱销联轴器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尼龙柱销联轴器,解决了现有的尼龙柱销联轴器在拆卸时需要大量的拆卸工具,费时费力,使得更换联轴器变得非常繁琐,此外,拆卸时轴承间需要移位,在径向上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才能顺利完成拆卸,加大了拆卸难度,使得拆卸效率大大下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尼龙柱销联轴器,其中,所述尼龙柱销联轴器包括通过尼龙柱销连接的2个内部具有通孔的轴套组,所述轴套组包括同轴设置且顺次连接的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且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相连的两个轴套组的第二圆柱的端面相接触,且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二圆柱通过所述尼龙柱销贯穿连接,所述轴套组沿轴向方向分割形成有第一半轴套和第二半轴套,且所述第一半轴套和所述第二半轴套通过第一螺栓组连接。
优选地,所述2个轴套组上的第二圆柱端面相接触形成总紧固部组,所述总紧固部组的圆周表面上套接有外轴套。
优选地,所述总紧固部组沿轴向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外轴套沿轴向方向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尼龙柱销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总紧固部组沿轴向方向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总紧固部组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总紧固部组的贯通孔,所述总紧固部组的两端面上通过第二螺栓组紧固有挡圈,所述挡圈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总紧固部组上的贯通孔。
优选地,所述挡圈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总紧固部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组的数量为2-4组。
优选地,所述总紧固部组上的贯通孔数量为8-12个。
优选地,所述外轴套与所述总紧固部组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垫。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尼龙柱销联轴器,所述尼龙柱销联轴器包括通过尼龙柱销连接的2个内部具有通孔的轴套组,所述轴套组沿轴向方向分割形成有第一半轴套和第二半轴套,且所述第一半轴套和所述第二半轴套通过第一螺栓组连接,更换联轴器时,只需要拆卸第一螺栓组即可,不必热拆卸其内部的尼龙柱,联轴器连接的轴承也不需要径向移位,大大减少了拆卸难度,提高了拆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尼龙柱销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尼龙柱销联轴器沿A-A’方向的剖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半轴套2-外轴套
3-尼龙柱销4-挡圈
5-第二螺栓组6-轴套组
7-第一螺栓组8-第二半轴套
9-总紧固部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尼龙柱销联轴器,其中,所述尼龙柱销联轴器包括通过尼龙柱销3连接的2个内部具有通孔的轴套组6,所述轴套组6包括同轴设置且顺次连接的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且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相连的两个轴套组6的第二圆柱的端面相接触,且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二圆柱通过所述尼龙柱销3贯穿连接,所述轴套组6沿轴向方向分割形成有第一半轴套1和第二半轴套8,且所述第一半轴套1和所述第二半轴套8通过第一螺栓组7连接。更换联轴器时,只需要拆卸第一螺栓组7即可,不必热拆卸其内部的尼龙柱销3,联轴器连接的轴承也不需要移位,大大减少了拆卸难度,大大提高了拆卸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4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脱开机械式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润滑的万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