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模扼流圈和共模扼流圈的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2429.1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8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尔德电子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6 | 分类号: | H01F17/06;H01F1/34;H01F1/36;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模扼流圈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包括锰锌(MnZn)铁氧体和镍锌(NiZn)铁氧体的共模扼流圈、以及共模扼流圈的芯。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了不一定是现有技术的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
扼流圈一般在电子电路中用于阻挡超过所需范围的信号频率,同时允许DC或低频信号通过。因此,采用扼流圈防止电磁干扰(EMI)干扰各种电子装置。
扼流圈通常是通过磁芯提供的,穿过或者绕磁芯设置了导体或绕组。铁氧体材料一般被用作许多扼流圈的芯材料,因为例如铁氧体具有敏感的磁-频率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要,并非是其整个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包括锰锌(MnZn)铁氧体和镍锌(NiZn)铁氧体的共模扼流圈。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共模扼流圈的芯总体上包括锰锌铁氧体部分和镍锌铁氧体部分。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可围绕芯的相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还可延伸穿过芯的开口。间隔件可设置在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之间、芯的开口内。底座可联接到和/或支承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
所述锰锌铁氧体部分可包括具有贯穿其中的第一开口的锰锌铁氧体环状芯。所述镍锌铁氧体部分可包括具有贯穿其中的第二开口的镍锌铁氧体环状芯。相应的所述锰锌铁氧体环状芯和所述镍锌铁氧体环状芯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可彼此对准,以协作地限定穿过所述芯的开口。所述镍锌铁氧体环状芯可联接到所述锰锌铁氧体环状芯和/或由所述锰锌铁氧体环状芯支承。所述锰锌铁氧体环状芯可具有与所述镍锌铁氧体环状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相等的内径和外径。
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可分别沿着所述芯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设置。所述芯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可沿着所述芯的所述开口的相反侧分隔开。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可绕所述芯的相应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彼此对称地设置。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的部分可延伸穿过所述底座中的开口。
一种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该共模扼流圈包括:
芯,所述芯包括锰锌铁氧体部分和镍锌铁氧体部分,所述芯具有贯穿该芯的开口;
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绕所述芯的相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延伸穿过所述芯的所述开口;
间隔件,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之间、所述芯的所述开口内;
底座,所述底座联接到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和/或支承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
一种共模扼流圈的芯,其特征在于,该芯包括:
锰锌铁氧体环状芯,所述锰锌铁氧体环状芯具有贯穿该锰锌铁氧体环状芯的第一开口;
镍锌铁氧体环状芯,所述镍锌铁氧体环状芯具有贯穿该镍锌铁氧体环状芯的第二开口;
其中,相应的所述锰锌铁氧体环状芯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镍锌铁氧体环状芯的所述第二开口彼此对准,以协作地限定穿过所述芯的开口。
一种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该共模扼流圈包括:前述共模扼流圈的芯,绕所述芯的相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并且延伸穿过所述芯的所述开口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之间、所述芯的所述开口内的间隔件。
根据本文中提供的描述,其它可应用领域将变得清楚。本实用新型内容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旨在只是出于例证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这里描述的附图只是出于例证所选择实施方式而非所有可能实现方式的目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80重量%的锰锌(MnZn)铁氧体和20重量%的镍锌(NiZn)铁氧体的芯的共模扼流圈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共模扼流圈的底视图;
图3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50重量%的MnZn铁氧体和50重量%的NiZn铁氧体的芯的共模扼流圈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20重量%的MnZn铁氧体和80重量%的NiZn铁氧体的芯的共模扼流圈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尔德电子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莱尔德电子材料(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2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铁心夹件油道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用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