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1051642.0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公告)号: CN205213855U 公开(公告)日: 2016-05-11
发明(设计)人: 王永波;符书源;沈铭辉;唐贤明;罗鸣;蒲利云;李向民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代理人: 杨建新
地址: 570000 海南省***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石斑鱼 受精卵 孵化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石斑鱼人工育苗 生产中的受精卵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水产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有 助于苗种生产中相应技术环节的把握。然而,有些水产动物,如具有抱卵 习性的虾蟹类动物,其受精卵较难获取;或在取样过程中,亲体意外死亡, 都会阻碍后续的研究。即使是对一些直接将卵产在水中的种类,如多数的 鱼类,在实验条件下其受精卵孵化也往往会受到水霉、原生动物等的危害, 导致孵化失败。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研究水温、盐度等环境因素对某些 种类胚胎发育的影响则更有难度。有些珍稀物种,尤其是一些抱卵量较少 的种类,其胚胎发育研究也会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频繁取样易惊扰亲体, 甚至导致弃卵,不仅耽误研究,而且浪费了苗种繁育的机会,影响珍稀种 类的保护。另外,虾蟹类人工育种时,选育亲体产卵后死亡的现象时有发 生,将会严重阻碍育种的进程。

石斑鱼,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 有的扩大成犬牙。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棘发达,尾 鳍圆形或凹形,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为暖 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 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类受精卵是卵径较小的透明浮性卵,而现有的 利用露天大型鱼塘人工规模化繁育石斑鱼类鱼苗是在全部可控制海水水体 条件下,主要原理是利用受精卵的浮性将受精卵分放在多个小型水体内被 动地等待受精卵细胞分裂,直至仔鱼开口,再舀出放入大型鱼塘(1900-6600 立方米)内实现大规模孵化;主要孵化器如将石斑鱼受精卵投放到多个水 泥池中,待仔鱼开口后舀出放入鱼塘内;将石斑鱼受精卵投放到多个孵化 桶中,待仔鱼开口后舀出放入鱼塘内。通过试验发现石斑鱼类仔鱼开口舀 出放入鱼塘后如遇暴雨、大风积聚鱼塘内大量淡水和浪花,造成鱼塘水体 盐度瞬间变化,雨滴砸入水面,由于仔鱼期个体小、纤弱,无法成活。

现有技术是把装有石斑鱼受精卵的平皿沉入水底中孵化,这样的孵化 方式孵化率较低。现有技术的用卵是采用挂卵的方法,就是把筛绢放入亲 鱼池中,使受精卵产在筛绢上,取出后进行注射,这样取得的受精卵不仅 表面不干净,透明度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石斑鱼受 精卵的孵化装置,该装置制造低廉、质地轻便、操作简单、受精卵孵化率 高,孵化水体和育苗水体相同,不会造成早期仔鱼的应激,受精卵孵化率 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装置,包括主框架、孵化袋、遮阳网以及充 气装置,所述主框架由四根截面为长方形的聚乙烯塑料管首尾相连构成, 沿着所述主框架的长度方向的聚乙烯塑料管上设置有多个泡沫浮子;在所 述主框架上设置有四根短支撑杆和两根长支撑杆,在四根短支撑杆和两根 长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遮阳网,所述充气装置包括9个气石,气石布置在 孵化袋的底部,气石通过充气泵进行充气。

进一步地,四根短支撑杆位于主框架的四角处,两根长支撑杆位于主 框架的两根长度方向上的聚乙烯塑料管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的长度为4m,宽度为3m。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浮子的长度为40cm,宽度为30cm,高度为30cm。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袋是用2-3mm的防水塑料布缝制成长宽高为4m× 3m×1m的孵化袋,在孵化袋的两侧分别选用1m×1m的150目筛绢网用于水 流交换,在孵化袋上边沿部设置挂钩便于悬挂在主框架上。

进一步地,每根短支撑杆的高度为0.8m,每根长支撑杆的高度为1.5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 置有遮阳网,能够抵御暴雨、大风、太阳曝晒,保证了石斑鱼类受精卵直 至仔鱼开口的正常生长;2、本实用新型制造低廉、质地轻便、操作简单、 受精卵孵化率高,孵化水体和育苗水体相同,不会造成早期仔鱼的应激, 受精卵孵化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未经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1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