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气体燃烧机用风机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0525.2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灵;赵雪锋;吴小芳;吴建强;闵月峰;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雪微特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气体 燃烧 风机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一种混合气体燃烧机用风机电机。
背景技术
混合气体燃烧机中,气体在进入燃烧室前需先进行均匀充分地混合。现有技术中气体在混合室中混合后流出时的出口流动损失较大,气体的流动效率较低。
因此,急需一种混合气体燃烧机用风机电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气体燃烧机用风机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设有主轴;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有进气端、叶轮、气体混合腔和出气端,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主轴相连接;所述风机组件出气端的横截面积由靠近所述气体混合腔的一端往远离所述气体混合腔的一端扩散。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为离心式风机,所述气体混合腔为蜗型。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扩散角度为6°~8°。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端的横截面为扁平的环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盖与后端盖,支撑于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之间的所述主轴,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转子以及围绕所述转子设置的定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出气端扩散,从气体混合腔中流出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提高气体流动率,从而使气体更均匀充分地混合,进而提高混合气体的燃烧热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风机组件示意图。
其中:1电机主体;11电机机壳;12电机主轴;13转子;14定子;15电机前端盖;16电机后端盖;17电源;2风机组件;21进气端;22气体混合腔;23出气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细节描述中,组件符号会标示在随附的图示中成为其中的一部份,并且以可实行该实施例之特定范例描述方式来表示。这类实施例会说明足够的细节俾使该领域的一般技艺人士得以具以实施。阅者须了解到本实用新型中亦可利用其他的实施例或是在不悖离所述实施例的前提下作出结构性、逻辑性、及电性上的改变。因此,下文之细节描述将不欲被视为是一种限定,反之,其中所包含的实施例将由权利要求范围来加以界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气体燃烧机用风机电机,包括一电机主体1和风机组件2。电机主体1的机壳11内设有转子13和定子14,电机前端盖15和电机后端盖16相对地设置于机壳11的两侧。电机主轴12穿设转子13并伸出电机前端盖15的中间轴孔,电源17与定子14连接。电机主轴12与设于风机组件2中的叶轮(图中未示出)相连接。
风机组件2还具有进气端21、气体混合腔22和出气端23。其中,进气端21平行于气体混合腔22的轴向方向,出气端23沿气体混合腔22的径向方向设置。
当电源17通电时,转子13带动电机主轴12转动,风机组件中的叶轮也随电机主轴12一同转动。气体由进气端21流入,在叶轮的带动下,进入气体混合腔22,最终从出气端23流出。由于出气端23的横截面积由靠近气体混合腔22的一端往远离气体混合腔22的一端扩散,流出气体混合腔22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提高气体流动率。本实施例中,出气端扩散角θ为6°~8°,横截面为扁平的环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雪微特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佳雪微特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0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机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和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