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管与金属管连接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9129.8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溯联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64 | 分类号: | B29C65/64;B29C6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000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金属管 连接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管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胶管与 金属管连接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车领域中,塑胶管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在 内燃机车中发动机的安装受到各方面安装空间的限制,发动机的燃油 系统以及进气系统中所采用的管路需要具备较强的可塑性才能保证管 路自身在各个部件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塑胶管本身的特性刚好可以满 足发动机燃油系统以及进气系统的管路排布需求。
根据需求的不同,塑胶管上有时需要安装一段金属管。目前塑胶 管生产企业中,在进行塑胶管与金属管的安装工作时普遍采用手动安 装,而手动安装通常是操作人员一手握住塑胶管的端部,另一手捏住 金属管的端部后朝向塑胶管用力推入,从而完成安装作业。但是这种 操作方式主要存在着如下缺点:由于不同人员在装配接头过程中的力 度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不同人装配的金属管嵌入塑胶管内的长度不一 致,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差,另外人工嵌装过程中还容易使金属管与塑 胶管之间产生相对旋转,并最终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如何能够一方面提高金属管在塑胶管上的装配效率,另一 方面保证金属管的装配质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管与金属管连接装配工装,以 便能够一方面提高金属管在塑胶管上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保证金属 管的装配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胶管与金属管连接装配工 装包括:
底座;
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塑胶管夹持装置;
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金属管夹持装置;
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基座,且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杆孔;
穿过所述杆孔,且与所述金属管夹持装置固连的不锈钢推入杆, 所述不锈钢推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杆孔配合,且用于限制所述不锈钢 推入杆推入距离的凸肩;
驱动所述不锈钢推入杆运动的推入杆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推入杆驱动机构为端部铰接在所述基座上的旋转手 柄,且所述不锈钢推入杆与所述旋转手柄的中部滑动铰接。
优选的,所述推入杆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活动端与 所述不锈钢推入杆相连的活塞缸。
优选的,所述推入杆驱动机构为带有驱动电机的丝杠滑块机构, 且所述丝杠滑块机构中的滑块与所述不锈钢推入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塑胶管夹持装置包括:
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下夹板;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靠近所述第一下夹板的第一立柱;
通过第一滑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上,且与所述第一下夹 板配合的第一上夹板;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夹板上下运动的第一上夹板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夹板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杆铰接;
第一操作手柄,所述第一操作手柄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另 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一操作手柄靠近自身端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立柱 铰接,在所述操作手柄下压至所述第一立柱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立柱 垂直时,所述第一上夹板与所述第一下夹板贴紧;在所述第一操作手 柄下压至所述第一立柱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立柱垂直时,所述第一 上夹板上移至最高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夹板驱动机构为带有驱动电机的丝杠滑块机 构,且所述丝杠滑块机构中的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夹持装置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下夹板;
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夹板上的第二立柱;
通过第二滑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上,且与所述第二下夹 板配合的第二上夹板;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夹板上下运动的第二上夹板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上夹板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杆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溯联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溯联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9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润滑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