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倾倒溜滑吊弦安装用梯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5175.2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谭福云;马功民;徐元成;王充希;郭晓峰;杨卓昆;雷亮;陈卓;武宁;刘丽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97 | 分类号: | E06C1/397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王云峰 |
地址: | 03005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倒 溜滑 安装 用梯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建设用梯车,具体为一种防倾倒溜滑吊弦安装用梯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不断的高速发展,吊弦在接触网后期安装调整施工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个接触网参数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邻吊弦间距一般情况下为8~10米,利用轨道作业车施工,一方面是经济成本浪费大,另一方面操作困难大,轨道作业车来回移动不好控制。
传统意义上使用的梯车,仅由带轴轮的底盘、支撑框架、作业平台框架构成,在施工作业中需由四人扶住梯车四个角防止上部人员作业时梯车倾倒或溜滑。由于梯车的稳定性全由下部扶持梯车的人员掌控,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因为疏忽造成施工事故及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梯车作业时存在稳定性能差、易造成施工事故及人员伤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倾倒溜滑吊弦安装用梯车。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倾倒溜滑吊弦安装用梯车,包括滑动于轨道上的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作业平台框架,底座与作业平台框架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铝合金支撑框架,铝合金支撑框架内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拉杆;底座上设置有手刹总成和位于轨道上方的刹车器,刹车器是由两个刹车片中部铰接制成,两刹车片上部之间设置有刹车弹簧,且刹车弹簧内穿有连接刹车片和手刹总成的刹车绳;作业平台框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侧板,且侧板的背面与作业平台框架之间设置有两者连接的斜撑。
采用铝合金和钢材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减轻了梯车的整体质量,便于梯车上下钢轨,而且通过增设拉杆进一步提高了梯车的稳固性能,侧板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施工要求打开或关闭,为施工作业提供了方便,通过增设刹车机构完美地将梯车与钢轨固定在一起,增加了梯车的防倾倒性及防溜滑性,作业时,放下刹车总成,刹车弹簧伸出,两刹车片的下部松开轨道,进行滑动,滑动到指定位置,上拉刹车总成,两刹车片的下部抱紧轨道,实现稳定定位,克服了现有梯车作业时存在稳定性能差、易造成施工事故及人员伤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从根本上克服了梯车笨重不灵活的问题,而且又提高了梯车的牢固性能,同时大幅降低了工事故及人员伤亡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作业平台框架,3-铝合金支撑框架,4-拉杆,5-手刹总成,6-刹车片,7-刹车弹簧,8-刹车绳,9-侧板,10-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防倾倒溜滑吊弦安装用梯车,包括滑动于轨道上的底座1和位于底座1上方的作业平台框架2,底座1与作业平台框架2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铝合金支撑框架3,铝合金支撑框架3内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拉杆4;底座1上设置有手刹总成5和位于轨道上方的刹车器,刹车器是由两个刹车片6中部铰接制成,两刹车片6上部之间设置有刹车弹簧7,且刹车弹簧7内穿有连接刹车片6和手刹总成5的刹车绳8;作业平台框架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侧板9,且侧板9的背面与作业平台框架2之间设置有两者连接的斜撑10。
具体实施过程中,手刹总成5采用目前汽车手刹的现有结构即可;施工前要对预配好的吊弦进行复核,主要包括长度及使用位置,同时对防倾倒防溜滑适用型梯车平台高度进行确定,方便吊弦安装施工;随后对梯车进行检验,检验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检查梯车是否稳定;校验力矩扳手是否合格;施工作业使,吊弦安装必须采用力矩扳手,严禁采用活口扳手,为保证吊弦安装位置与预配表上一致,减少误差,应先采用钢卷尺从定位点处按预配表上吊弦间距进行粗略定位,然后一跨完成后再将测量误差分配到整跨中,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准备一线坠,在吊弦安装时,采用线坠对吊弦的垂直度进行复核校验,作业结束后,利用激光测量仪对接触网参数进行复核,检查是否有超标现场,并对超标的吊弦进行现场压接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5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