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辙机防凝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5082.X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柴昶昱;刘应飞;李娅;王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辉煌路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H05K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辙机 防凝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辙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辙机防凝露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转辙机已有多种类型,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中,转辙机箱内会存留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珠覆盖于金属零部件上,造成零部件锈蚀等。当天气寒冷水珠结成冰时,有可能会导致动静接点不能正常工作,控制与表示电路不能正常接通,对铁路安全运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转辙机防凝露结构,解决转辙机内部凝露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辙机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辙机箱体,所述转辙机箱体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透气阀安装槽,所述透气阀安装槽中安装有防水透气阀,所述防水透气阀主要由阀盖、阀体、O型密封圈以及前、后卡圈构成,所述阀盖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O型密封圈套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前、后卡圈从透气阀安装槽的内外两侧将阀体固定在所述透气阀安装槽上。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转辙机凝露的问题,在底壳侧壁偏上位置安装两个防水透气阀,防水透气阀利用气体分子与液体及灰尘颗粒的体积大小数量级差,让气体分子通过,而液体、灰尘无法通过。加上防水透气阀,能平衡底壳内外压差,只要空气流动即可将水蒸气带出底壳,避免结露甚至结霜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转辙机电路的正常工作,解决了安全隐患。
所述防水透气阀为两个,分别安装在转辙机箱体的两个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转辙机凝露的问题,在底壳侧壁偏上位置安装两个防水透气阀,防水透气阀利用气体分子与液体及灰尘颗粒的体积大小数量级差,让气体分子通过,而液体、灰尘无法通过。加上防水透气阀,能平衡底壳内外压差,只要空气流动即可将水蒸气带出底壳,避免结露甚至结霜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转辙机电路的正常工作,解决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转辙机防凝露结构,包括转辙机箱体1,所述转辙机箱体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透气阀安装槽2,所述透气阀安装槽中安装有防水透气阀,所述防水透气阀主要由阀盖3、阀体4、O型密封圈5以及前、后卡圈6、7构成,所述阀盖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O型密封圈套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前、后卡圈从透气阀安装槽的内外两侧将阀体固定在所述透气阀安装槽上。所述防水透气阀为两个,分别安装在转辙机箱体的两个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转辙机凝露的问题,在底壳侧壁偏上位置安装两个防水透气阀,防水透气阀利用气体分子与液体及灰尘颗粒的体积大小数量级差,让气体分子通过,而液体、灰尘无法通过。加上防水透气阀,能平衡底壳内外压差,只要空气流动即可将水蒸气带出底壳,避免结露甚至结霜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转辙机电路的正常工作,解决了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辉煌路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辉煌路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5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口栏杆智能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液压转辙机油箱用通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