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3672.9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杨洲元;杨青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Q1/25;B23Q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8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结构件 条状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航空领域,由于其结构件最终都是用在比较苛刻的环境,所以要求比一般的工件加工要高;
其中,涉及条状型材的加工,比如对条状型材进行铣加工,钻孔等,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太长的条状型材的加工方法一般是直接两端进行固定,其中部进行加工,对于长度相对于自身宽度来说较长的条状型材,则是放置在专用的平台进行加工;
对于第一种情况,虽然条状型材较短,但是这种加工中,比如进行铣加工或钻孔时,加工部分受到的剪切力还是很大的,也会产生微弱的变形,对于一般陆地的使用情况,这种变形对于后期使用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航空件后续的苛刻环境的使用,这一点微弱的变形会影响结构件的使用效果和寿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第二种情况,这种加工成本太高,对每一种条状型材都需要设置单独的平台来进行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加工质量更高、加工成本更低、适应性更强的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加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加工系统,其包括:
基座;
加工部,所述加工部安装在基座上或基座旁的其他位置,用于加工所述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
端定位部,所述端定位部数量等于或大于两个,均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装夹所述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的两端;
移动支撑部,所述移动支撑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位于两个所述装夹所述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的端定位部之间,且能够沿所述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外表面套合在所述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上。
通过这个系统,在加工中,比如要铣加工一处时,把移动支撑部移动到该加工处旁进行支撑,可以有效的减少大量的该处由于加工受到的剪切力,减少变形量,加工质量更高;
同时,对于较长的条状型材加工,不再需要单独设置配套的专用平台,同样在加工时,通过移动支撑部进行支撑即可减少变形量,加工质量更高,也大大的降低了加工成本,也可以适应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的条状型材,适应性更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定位部被构造为满足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装夹后能够绕型材长度方向或和该长度方向平行的向旋转进行调整,所述移动支撑部被构造为不对所述调整产生干涉,对于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一般所要加工出的工件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多个面的加工,所以加工时,需要进行翻面,现有技术中,都需要在一次加工完成后,拆卸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然后再进行装夹,再加工,需要重新定位,加工精度很难保证,同时也拉低了加工效率,而且对于一些性质特别复杂的工件,还需要运送到另外一个的专用平台放置,再进行加工,成本也更高;
而通过本申请的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旋转翻面进行加工,而且是进行360°的一周旋转,可以满足各种加工需求,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加工成本,再配合移动支撑部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消除加工中产生的大部分应力,保证加工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定位部包括:
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用于装夹所述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两端,所述第一旋转部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内部,所述第一旋转部自身设置有一个旋转轴线,能够以该旋转轴线为中心,在所述第一框架内旋转,该旋转轴线与所述型材长度方向平行;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一旋转部之间,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部相对所述第一框架固定;
通过两端对应的端定位部中的第一旋转部同步旋转,调整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在调整到预定位置后,通过锁定装置进行锁定,使第一旋转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上,即可进行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支撑部包括:
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用于和所述航空结构件条状型材套合,所述第二旋转部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内部,所述第二旋转部自身设置有一个旋转轴线,能够以该旋转轴线为中心,在所述第二框架内旋转,该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旋转轴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3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