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罐车用保温防侧翻罐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2210.5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李自云;段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运力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90/5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罐车 保温 防侧翻罐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车改装领域,特别是一种油罐车用保温防侧翻罐体。
背景技术
油罐车:根据运输的介质、配置和各个地方叫法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油槽车、槽罐车、运油车、供油车、拉油车、流动加油车、税控加油车、电脑加油车、柴油运输车、汽油运输车、煤焦油运输车、润滑油运输车、食用油运输车、原油运输车、重油运输车、油品运输车等。一些油罐车在运油过程中需要油罐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因此需要一些相应的保温结构。
当油罐车的罐体内没有装满液体时,油罐车在进行变速或变向行驶时,罐体内液体会因晃动而发生重心偏移,加大了油罐车启动和加速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刹车时的滑行距离,甚至在变向时还会出现翻车的危险,威胁到运输安全。因此,油罐车在路上行驶时,一旦发生因车辆侧翻事故而导致运输夜外漏,不仅能造成财产损失,能源浪费,甚至还会污染环境。若能够消除这种因为液体晃动而产生的重心偏移,不仅可以减小油车上路时的肇事机率,还可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减小这种因液体晃动而产生的重心偏移而引发的惯性运动是业内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项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罐车用保温防侧翻罐体,通过设置一层保温层来隔绝内外界的温度,达到良好的保温功能,同时将保温层设置成波浪形结构,可以对液体造成较大的紊流效果,配合罐体内的防波板,可以大幅降低因液体晃动产生重心偏移而带来的侧翻危害。此外,通过设置暗流体,来进一步加强液体的紊流效果,将液体冲击将至最低,保证油罐车在进行变速或变向行驶时,不会因液体振荡而发生侧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罐车用保温防侧翻罐体,包括罐体本体,所述罐体本体的内壁设有一层保温层,罐体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暗流体,所述暗流体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罐体本体的底部,所述保温层为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0.5-2cm,其波浪形结构的波长为5-15cm,振幅为2-5cm。
进一步,所述暗流体为一涡轮式旋流器,暗流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温层上,其横截面为圆柱形,暗流体内部设有滚动轴承,可在所述罐体本体底部实现原地转动。
进一步,所述暗流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旋流槽,所述旋流槽沿所述暗流体的侧面呈弧形缠绕。
进一步,所述暗流体的高度20-50cm,直径为10-25cm。
进一步,所述旋流槽的深度为4-10cm。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通过增设保温层来达到隔热绝热的目的,而将保温层设置成波浪形结构,可以在罐体内液体左右振荡过程中,增加液体的紊流效果,配合罐体内的防波板,分散液体的冲击力,可以大幅降低因液体晃动产生重心偏移而带来的侧翻危害;通过设置暗流体来进一步增加液体的紊流效果,暗流体起到类似暗礁的作用,增加液体下部的紊流效果,同时,暗流体由于受到冲击而发生旋转,产生旋流效果,整体上使液体处于较大的紊流中,使得分散的各股冲击力之间相互作用而相互削弱,进而达到消释液体冲击力的功能,液体冲击将至最低,进一步保证油罐车在进行变速或变向行驶时,不会因液体振荡而发生侧翻。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层保温层来隔绝内外界的温度,达到良好的保温功能,同时将保温层设置成波浪形结构,可以对液体造成较大的紊流效果,配合罐体内的防波板,可以大幅降低因液体晃动产生重心偏移而带来的侧翻危害。此外,通过设置暗流体,来进一步加强液体的紊流效果,将液体冲击将至最低,进一步保证油罐车在进行变速或变向行驶时,不会因液体振荡而发生侧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罐车用保温防侧翻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罐体本体,2为保温层,3为暗流体,4为旋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运力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运力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2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