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反馈结构激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1737.6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8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新;初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依镭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6 | 分类号: | H01S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任凯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新区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馈 结构 激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模组,具体涉及一种光反馈结构激光模 组。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模组使用广泛,对激光模组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现在已 经有性能先进的光反馈结构的激光模组得以应用,但是光反馈结构的 激光模组本身具有不稳定的特质,制作光反馈结构的激光模组结构复 杂,工艺繁琐,体积太大,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反馈结构激光模组,实现稳定的激光输 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很小,生产工艺简单,有效提高批量生产效 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反馈结构激光模组,包括LD、LD座、模组外壳、激光 晶体、凹透镜、滤光片、光敏电阻和凸透镜,所述LD安装在所述 LD座内;所述激光晶体安装在所述LD座上;所述凹透镜安装在所 述激光晶体上;所述滤光片安装在所述凹透镜上;所述LD座与所述 模组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光敏电阻安装在所述模组外壳 内部,所述凸透镜安装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另一端;所述LD上设有3 条铜柱,所述LD座底面设置穿线孔,所述光敏电阻上设有两条导线, 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穿线孔,分别焊接在两条所述铜柱上。
所述的光反馈结构激光模组,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激光模组还包 括弹簧和压环,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凸透镜的一面与所述模组外壳之 间,所述压环安装在所述凸透镜的另一面与所述模组外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LD(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通 过激光晶体到凹透镜,再经过滤光片,其中一部分光束经由凸透镜形 成出光激光束,另一部分光束由凹透镜发散,经由滤光片照射到光敏 电阻上,通过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实现光信号反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光反馈结构激光模 组,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很小,生产工艺简单,有效提高批量生产效 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功率光反馈结构激光模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激光模组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光反馈结构激光模组,包括LD1、LD座2、 模组外壳3、激光晶体4、凹透镜5、滤光片6、光敏电阻7、弹簧8、 凸透镜9、压环10,所述LD1安装在所述LD座2内;所述激光晶 体4安装在所述LD座2上;所述凹透镜5安装在所述激光晶体4上; 所述滤光片6安装在所述凹透镜5上;所述LD座2与所述模组外壳 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光敏电阻7安装在所述模组外壳3内 部,所述凸透镜9安装在所述模组外壳3的另一端,所述弹8安装在 所述凸透镜9的一面与所述模组外壳3之间,所述压环10安装在所 述凸透镜9的另一面与所述模组外壳3之间,弹簧8支撑凸透镜9以 防止其松动,压环10在另一面压住凸透镜9;所述LD1上设有3条 铜柱,所述LD座2底面设置穿线孔,所述光敏电阻7上设有两条导 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穿线孔,分别焊接在两条所述铜柱上。
如图2所示,激光模组工作过程如下:LD1发出的光束通过激光 晶体4到凹透镜5,再经过滤光片6,其中一部分光束经由凸透镜9 形成出光激光束,另一部分光束由凹透镜5发散,经由滤光片6照射 到光敏电阻7上,通过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实现光信号反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依镭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东依镭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1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激光触发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气导线连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