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刚石倒角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0198.4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陶洪亮;周浩钧;李丽英;莫令添;马亚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7/18 | 分类号: | B24D7/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刚石倒角轮,特别涉及一种具排屑槽的金刚石倒角轮。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的金刚石倒角轮的刀头一般是只由金刚石磨粉制成,其制作过程包括:混料—直接装粉—热压—装配—后工序,由于刀头是整体式环形,未设置排屑槽,因此,冷却、消音效果差。市场上逐渐出现带排屑槽的倒角轮,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095076Y于2008年8月6日公开了一种V型排屑槽金刚石磨边轮,具体公开了包括机体和磨片,磨片内侧定位焊接在机体圆周侧面上,相邻磨片间自然形成一个V形外向开口形排屑槽;所述的V形外向开口排屑槽开口角度为6°-45°。该结构生产效率低,容易损坏。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效率高、冷却性好、使用寿命长、锋利度高、具消音功能的金刚石倒角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金刚石倒角轮,包括圆环形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由若干刀头部件和若干非金属片组成,非金属片设置于相邻两刀头部件之间,非金属片由刀头内向外横跨设置。
若干所述非金属片旋转中心对称。
所述非金属片沿刀头内圆的切线方向设置。
所述非金属片与相应中心线的夹角为40°-50°,优选45°。
所述非金属片的宽度d为2-4mm,优选3mm。
所述刀头部件呈异形设置,若干刀头部件与若干非金属片构成圆环形的刀头。
所述刀头部件与非金属片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刀头内增设非金属片,磨削过程中,因非金属片磨损速率快于刀头部件,因此容易在刀头表面形成浅槽,用于排屑。这种金刚石倒角轮不仅增加了快速排屑通道,保证了产品的锋利度和使用寿命,而且有效降低了摩擦噪声和震动噪声。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效率高、冷却性好、使用寿命长、锋利度高、具消音功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倒角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本金刚石倒角轮,包括圆环形的刀头,刀头由四块刀头部件1和四片非金属片2组成,非金属片2设置于相邻两刀头部件1之间,非金属片2由刀头内向外横跨设置。制作过程包括:混料—模具组装,放置非金属片—装粉—热压—装配—后工序。本结构中,刀头是整体式环形,但嵌入了非金属片2,磨损后形成浅槽,可充当排屑通道,冷却效果好,而且还有减震消音作用。
四片非金属片2分别以旋转中心对称设置。
非金属片2沿刀头内圆的切线方向设置,提高排屑效果。
非金属片2与相应中心线的夹角为45°。
非金属片2的宽度d为3mm。
刀头部件1呈异形设置,四块刀头部件1与四片非金属片2构成圆环形的刀头。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0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钳工专用虎钳
- 下一篇:轴头轴孔通用型保护装置